加速装置

智能网联汽车加速驶入你我生活

发布时间:2023/3/28 19:18:2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9月16日,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市举行。图为观众在大会自动驾驶示范区参观。

9月16日,参观者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观看北京亦庄车路云网图一体化成果展示。

图为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参展的自动驾驶汽车。本版图片均为陈晓根摄(人民视觉)

9月16日,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与会人员在观看无人驾驶安防巡逻车。

9月16日,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展区,参观者在拍摄参展的无人驾驶物流车。

在城市道路上,无人驾驶出租车在安全员的辅助下,稳稳穿梭于车流之中;在居民区里,小巧灵活的无人配送车,可以将快递件送到小区门口;在大型港口码头,可装载集装箱的无人驾驶运输车,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如今,智能网联汽车在人们的生活中更加常见。9月16日至19日,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市顺义区举办,来自全球智能网联领域的余家展商参展。大会提供了一扇窗口,让观众近距离了解当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

多地开启道路测试

行业迎来高速发展

“展厅里怎么有荣京东街的路牌?”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展台,不少参观者发现,展览将一条位于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智能车联开放道路“搬”了过来。

通过大屏幕,参观者能看到荣京东街两侧的路灯杆上,都安装了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技术设备,实时收集路面信息;在路边的公交车站,乘客有序登上无人驾驶公交车;在写字楼前的广场,有人在通过无人零售车购买饮料。

“这些都是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1.0和2.0阶段取得的成果。”展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年9月示范区启动建设以来,北京市经开区已经建成个智能网联标准路口,双向公里城市道路和10公里高速公路实现“车、路、云”一体化功能覆盖,初步建成了城市级工程试验平台。目前,示范区3.0阶段建设任务已全面启动,未来,北京还将建设全市统一的智慧城市专用网络,逐步实现3.0阶段全域信号沿路覆盖;推广千台以上高级别车载终端的适配应用;建立全市统一标准的云控平台等。

不仅是北京,全国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大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广东省广州市颁布《关于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允许已取得远程测试资格的车辆在远程监控保障下进行公开道路整车无人的自动驾驶测试。今年3月,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发放首批12张无人驾驶测试号牌,4辆无人驾驶公交车和8辆无人驾驶出租车上路测试。

相关部委也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予以政策支持。近期,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重庆六个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形成可在全国复制、推广的自动驾驶相关地图安全应用技术路径和示范模式。交通运输部公布第一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涵盖了来自北京、天津、上海、长春、合肥等10余个城市的试点项目。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步伐加快,政策法规是市场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在本次大会上表示,全国已有近30个城市累计为80多家企业发放了超过张道路测试牌照。

同时,国内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坚持自主创新,推动行业迎来高速发展时期。

在大会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销量超万辆,渗透率升至32.4%,同比增长46.2%。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车用操作系统、大算力计算芯片、激光雷达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全国开放各级测试公路超过公里,实际道路测试里程超过万公里,在测试示范区及相关的试点城市完成了多公里道路智能化升级改造,装配路侧网联设备余台。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已取得长足的进展,特别是关键技术研发处于全球并跑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李骏认为,当前,中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链。随着汽车与电子、软件、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个产业的跨界融合和协同创新,中国智能网联汽车逐渐形成了覆盖“车、路、云”的立体网状生态系统。此外,在激光雷达、算法、AI芯片、智能座舱、北斗定位等关键技术上的自主研发均取得突破,部分产品已实现量产应用,有力地支撑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应用场景更加广泛

满足用户多元需求

除了技术上的不断突破,智能网联汽车的应用场景也更加多元。

“在我家附近,经常能看到无人驾驶的外卖配送车,感觉还挺有意思。”展会现场,家住北京市顺义区的陈女士,驻足在美团展台前,认真看着一台比家用小轿车尺寸略小一些、黄黑色相间的小车。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即时配送需求的增加,无人配送正成为新趋势。智能网联汽车在该领域大有可为。

“年2月,这款自动配送车落地顺义,主要为用户提供生鲜配送。它能够将货送到小区单元楼下,一次性载重可达公斤。”展区工作人员向观众们介绍,配送车自动停在指定地点后,用户只需点击车身侧面的小屏幕,输入取件信息,车厢门就会向上打开;用户取货后,车辆会自动驶离。“目前,它的配送范围覆盖了顺义50多个社区,医院、商场、工业园区等30多个公共场所。常规化运营两年多来,自动配送车已累计配送超万单,自动驾驶累计测试里程数超万公里,自动驾驶里程占比超过97%。”

看完演示后,陈女士向记者表示,这种新型配送方式既能节省人力,又十分便捷,她很希望自己能在下次点外卖时,实际体验一下。

不过,据美团自动车配送部总经理夏华夏介绍,自动配送实现大规模落地仍需技术进一步成熟。与其他自动驾驶车辆相比,自动配送车主要应用在城市末端3公里的交通场景中,需要面对更多样的障碍物类型和更复杂的交通交互场景。比如,一些小区内部道路两侧停满车辆,供自动配送车行进的路线十分狭窄;小区内会有很多老人、小孩活动,自动配送车需要更灵敏地避让等。“这对自动配送系统的预判能力,人机交互能力,‘车、路、云’协同能力,意外场景应对能力和安全能力等,都提出了极高要求。”夏华夏认为,要实现自动配送车大规模商业化落地,还需全产业链共同努力。

除了无人配送,智能网联汽车在干线物流的应用同样发展迅速。

福田汽车展出了一台3米多高、全身银灰色的重型卡车,十分抢眼。车的驾驶室两侧配有激光雷达,7个摄像头隐藏在车身四周。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智能驾驶重型卡车,主要服务于干线物流,可应用在高速公路、港口、矿山、物流园区等场景,已能够满足L4级别自动驾驶功能,即除特定情况需要人工介入外,车辆可自主决策所有驾驶操作。

“我在一些港口见过无人驾驶卡车运送货物,感到智能网联汽车在物流领域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参观者朱海涛告诉记者,他平常十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91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