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装置

哥哥离奇死亡,弟弟为找出凶手,亲自揭开

发布时间:2023/3/18 14:37:28   

“不能让哥哥死得不明不白,我一定要查出‘凶手’。”

有这样一个不寒而栗的怪湖,几十年来,在悄无声息中连续杀害数人,更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亡者在死前,极其难受。

然而,怪湖的“怪”,却不仅仅只有如此,一些站在稍高处的人,安然无恙。它好像有种神奇的魔力,有时会让痛苦昏死的人自动苏醒,而且醒后还能健康如初;有时人们想让它一显杀机,它却又不肯动手。

听完这些描述,大家是不是感觉很荒诞,然而这些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怪湖为何会杀人?所有的谜团最终能否解开?

年8月初,美国洛杉矶市的克曼罗火山考察研究所组成了一支三人考察队。队长是退休的女研究员米莱,另外,还有两名队员,他们是一对兄弟,哥哥名叫乔尔登,今年32岁,弟弟拉金,今年28岁。兄弟俩都是火山学家。

说起来,这对兄弟的命运还真是坎坷。拉金6岁的时候,有一天深夜,父母都遭遇车祸,撒手人寰,由于肇事司机逃逸,这个案子一直没有破,自然也就索赔无望。

兄弟俩的生活一度陷入窘境,年龄稍大的哥哥主动承担起重任,他一边打工,一边读书,回去还要照顾年幼的弟弟。

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兄弟俩不离不弃,相互支撑,感情非同寻常。

这次,他们要考察的对象是茨基火山与茨基湖。茨基火山是一座非常奇特的火山,虽然它内部的岩浆活动已经持续了数百年,山口还经常冒起白烟,但始终没有喷发,成为世界火山研究界的一个谜。

而位于山口处的茨基湖,就更加奇怪了。据说,湖中时不时还冒出魔鬼,夺人性命于无形之中。当然,兄弟俩对于这些传闻,自然是不相信。

8月19日这天,考察队来到茨基火山下,他们登上巨大的火山口,俯视整个茨基湖。此时的茨基湖,湖水清澈,湖面水平如镜。

大家赶紧拿出设备监测,发现地下十多米处有大量岩浆活动。之后,他们又来到了茨基湖边,伸手下探,发现水温比较热,一测量,竟然比气温高出5摄氏度。

因为哥哥乔尔登这次考察的任务就是茨基湖,所以他也想趁着风平浪静,到湖中心采取样本,测量数据。

于是,他迅速鼓起小橡皮艇,放上仪器,划到了湖中心。在湖中心,他本想测量深度,却发现声呐仪因为电池受潮而无法使用。

乔尔登笑了笑,心想:“正好可以试一试我的‘耳测’水平。”之后,他将耳朵贴在皮艇底部,聆听了一会儿后,说:“现在湖底还有杂音,应该是动物受到马达声惊吓,骚动窜游发出来的,过一会儿应该就会安静。”

等待了几分钟后,乔尔登返回岸边,找来一块大石头,接着又回到湖中心,把大石头扔进湖底。

此时,弟弟拉金和米莱又爬上了火山口,想要考察外坡。过了一会儿,拉金独自上山张望,发现皮艇上没有哥哥,哥哥已经倒在了岸边。

拉金大声呼喊,声音在空荡的山口回响,却没有人回答。他心中一紧,暗道一声“不好”后,就立即下坡。

突然,他感到胸闷严重,心跳也骤然加速,同时,双脚像灌了铅似的,怎么也挪不动。

“这是怎么回事?刚才还好好的。”拉金心里很是疑惑,想叫米莱过来帮忙,可张开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接着,胸闷的感觉加剧,他大口地呼吸,旋即眼前发黑,就要昏死过去。

然而,一阵凉风吹来,他又很快恢复正常,心想:“真是活见鬼了。”

等拉金来到哥哥面前时,彻底惊住了。他看见哥哥死死地睁大眼睛,一眨不眨,嘴巴竭力张大,双手抓住喉咙,身上的衣服也被撕得粉碎。

就在这时,米莱也赶到了现场,她用手摸了摸乔尔登的胸口,发现心跳早已停止。

过了没多久,警方接到消息也赶了过来。一名警长带着几名警员在现场进行勘察,发现乔尔登身边没有外人的脚印,也没有发现任何能伤害人的动物接近尸体的痕迹。

接着,警方还发现,尸体没有受到任何打击,既没有被石头等硬物或者钝器击中,也没有被刀,剑等尖锐物击伤,更没有被子弹,炸弹击中的痕迹。

警长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他问弟弟拉金:“你哥哥有没有直接猝死的病因,如严重的心脏病,或者高血压等。”

“没有,他一向爱好运动,身体一直很好。”拉金悲痛地说:“在出发之前,我们还进行了详细的体检,都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警长听后点了点头,平静地说:“我们需要对死者进行深入检查,请你们配合。”

征得拉金同意后,警员们将尸体运到了当地警察局尸检中心。法医说:“乔尔登是窒息而亡的,可是他脖子上又没有被掐的痕迹,唯一留下来的,只有自己的指纹。另外,乔尔登的衣服是自己撕破的,这表明他在死前极其痛苦。”

拉金和米莱听完法医的话后,面面相觑:乔尔登之死,太离奇了。

就在大家低头沉思的时候,之前在现场勘察的警长好像想到了什么,他问道:“你们有没有见他将重物,比如大石头扔入湖心?”

拉金说:“哥哥原本就是想用‘抛石探测’,等我发现的时候,皮艇上的石头已经不见了,他肯定已经抛石了。”

警长听到后,说:“这就对了!”

原来,二十多年里,茨基湖边或者湖中心发生了三十多例这种案件,而且大多出现在无风的时候,其中65%的案件,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向水下抛重物,因此,茨基湖有了“杀人湖”的恶称。

当然,还有更奇怪的地方,火山口底部有人窒息的同时,十几米外,或者几米外的内坡处的人却安然无恙,而且有些人昏死过去,风一吹,就会自动清醒。

警长还说:“有些人不信邪,向湖中大胆抛重物,甚至连连抛重物,可他们却平安无事,我们费尽心思,请一些专门的人员过来调查,可调查多日,依然毫无头绪。”

因为死因不明,当地警方将这一事件列为意外猝死。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考察不得不暂时中止,两人齐心协力,将乔尔登的遗体运回了洛杉矶。研究所根据警方的结论,只能将乔尔登定为“意外死亡”,而不是“因公殉职”。

追悼会上,拉金悲痛欲绝,他心想:“我不能让哥哥死得不明不白,我一定要查出凶手。”

大概两周过去后,拉金对哥哥的死因以及警长的话进行了回顾,直觉告诉他,哥哥很有可能是毒气致死。

当然,要想彻底弄清楚这一切,还得回到事故发生地,那就是茨基湖,甚至还有必要潜入水底查看。

年9月24日,拉金打了报告,向研究所租用水下探测器,同时还想聘请专业人员,入水探查。

几天后,研究所做出回应:不同意。理由非常简单,那就是:如果湖中真的有这种气体存在,早就溢出来了。

没有办法,既然研究所不同意,倔强的拉金只好自己动手。可是,租用水底潜水器和聘请专业人员的费用十分昂贵,他无力支付。

最后,拉金决定,套上简易的潜水装置,独自到水底探查。他将这个决定告诉给了好朋友米莱,想请她作为证人前往。

米莱听到后,大吃一惊:“你不要命了,这种办法只能下潜10米左右,茨基湖肯定不止10米,到达不了湖底,意义不大,拼命到湖底,又太危险,况且,你要独自一人潜入这个死亡之湖,这怎么行呢?”

拉金执意要前往,米莱最终只有妥协,跟了过去。

还是这年,10月2日,他俩背上行囊,重回湖边。看着风平浪静的湖面,拉金好想念自己的哥哥。

他二话不说,背上氧气瓶,套上头灯与蛙蹼,捆着一根绳,就跳进了水里。

入水以后,随着深度逐渐增加,拉金觉得胸口好像有块巨石压着,大概潜到12米左右,他又觉得血液直冲头顶,好像即将破膜冲出。

他没有放弃,仍然下潜,四周的温度也在急剧攀升。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来到了湖底,湖底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洞口,每个洞口都在朝上冒出一串又一串的水泡。

拉金知道这里非常危险,他不敢久留,于是赶紧拿出带来的容器,装满一瓶水样,盖好盖子后,就晕了过去。

醒来时,他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岸边,手里紧紧握住一瓶水。看样子,是米莱在关键时候将自己拉了回来。

取好水样后,两人不再久留,赶紧回到研究室。这次,他们邀请了科研委员会的主任佩顿作为见证人,一同来到气体测量室。

测试员在密封罐里一打开水瓶,立刻就有大量气体冒出,经化验,这些冒出来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我们都知道,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百分之十,就足以置人于死地。

拉金不禁大叫起来:“找到杀害哥哥的‘凶手’了,就是二氧化碳。”然而,一旁的佩顿听到化验结果后,却异常冷静,他相继问出几个问题:“湖底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洞口?这些洞口为什么会冒出这么多的二氧化碳?湖水突然变热又是什么原因?”

这些问题让原本高兴的拉金一阵语塞,很明显,事情并不简单。

这时,好朋友米莱想了想说:“熔岩活动时会产生大量高温的二氧化碳,它们在火山运动的高压下,逐渐往外挤,自然就会挤出一条通道,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洞口。”

听到米莱的话后,拉金表示非常赞同,他突然眼睛一亮,好像想到了什么,惊喜地说:“其实,根据我们之前的分析,已经揭开了茨基火山不喷之谜,由于岩浆产生的压力被二氧化碳逐渐释放,这样就不会冲开火山口了。”

这对好朋友你一句我一句说个不停,但佩顿却十分冷静,他在实验室里来回踱步,总觉得差点意思,但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拉金看到后,自信地说:“我认为,杀人湖的所有谜题已经解开了。”佩顿停下脚步,好奇地问:“此话怎么讲?”

拉金解释道:“因为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冒出来以后,就聚集在湖面或者岸边,人吸进体内,很快就致命,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湖边有人死亡,内坡的人却没有事。”

米莱连连点头,她也觉得这就是真实的原因。但佩顿还是不说话。

难道事情的真相真的如拉金所说的这般简单?

第二天,拉金和米莱向研究所作了汇报,佩顿要求他们提供茨基湖的全景照片,并且说道:“根据一些权威数据表明,一座火山内部活动排出的二氧化碳,数量很少,根本不足以在这种空旷的地方致人死亡,这一点昨天我就想说,可手头上没有准确的数据,所以就没有表态。”

回到家后,拉金越想越奇怪,白天佩顿说的一番话始终在他脑海里盘旋,他不得不承认,佩顿学识渊博,在处理问题上非常细致。但他还是不服气,将自己潜入湖底的全过程回忆了起来,终于看出了一丝端倪。

原来,在潜水的过程中,虽然湖底有大量气泡,但湖面却没有,这就很奇怪了,冒出来的气泡到了哪里?难道还会凭空消失不成。

为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拉金决定再次下水探查。

还是米莱的陪伴,年10月11日这天,他们又来到了茨基湖,这是他们第三次来到这里,希望能解开所有谜团。

装好潜水设备后,拉金再次跳入湖水中,他一边下潜,一边注视周围的情况。

在下潜到12米的深度后,还没有发现大量气泡,但到了13米的地方,气泡却多了起来,这种现象还真是奇怪。

拉金继续仔细观察,发现所有的气泡在距离湖底3米的地方,都不再往上冒,好像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将它们挡住。

而且,照理来说,这种“独水湖”应该会有很多沉积物,但拉金却发现,湖底的沉积物并不多。

虽然心中疑惑重重,但拉金还是赶紧取好样——“隔离层”的水样和沉积物,返回湖面。

回来后,他们又请了佩顿当见证人,对水样和沉积物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隔离层”的水样中,有一些罕见的有机物,而且这种有机物的成分和沉淀物一模一样。

到了这里,研究试验可以说是前进了一大步,他们不由得想到:“这些有机物漂浮在湖水中,为什么会形成‘隔离层’?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此后的日子里,三人一直苦思冥想,但始终得不到答案。过了一周以后,米莱提出建议:不妨我们做个试验,用一个透明的圆桶,在桶底放上湖底的沉积物,然后模拟湖底的效果,在水底通气……

试验开始的时候,管道压出加热的二氧化碳,大量气泡涌出,水面一阵翻腾。这和茨基湖的情况明显不一样。

他们没有放弃,继续试验,继续观察。随着大量被加热的二氧化碳涌出,水桶里的水逐渐升温,开始变热,当水温达到预定温度的时候,二氧化碳不再升温,水温也保持不变。

这个时候,拉金意外地发现,在距离桶底大概20厘米的地方,冒出的水泡大量聚集,好像被一层玻璃挡住了。

这不就是茨基湖底神秘的现象吗?拉金欣喜不已,赶紧取出20厘米处的水样,经过化验表明,水的比重增大,密度也增大,有机物的分子大量溶于水分子的空隙中。

到了这里,拉金得出结论:由于加热的二氧化碳大量涌出,使这些有机物的分子溶于水,然后二氧化碳又将它们托起,形成了一个隔离层,它就像一层棉被一样,隔离了二氧化碳。

另外,这一点也刚好解释了湖底沉积物较少的原因。

三人兴奋不已,其中最为高兴的还要属拉金。他赶紧拿出一块小石头,模拟“抛石杀人”案件。

当小石头穿过隔离层的时候,大量气泡从破损的地方涌出,水面上,二氧化碳的浓度急剧上升。过了一会儿,随着气泡的溢出,向上的压力也在逐渐减弱,气泡仍然停留在“隔离层”的下方,破洞也随之修复。

看到这里,拉金几人明白,这就是“抛石杀人”的真正原因。

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有“抛石杀人”,也有“抛石不杀人”,这又作何解释呢?

拉金继续试验,他又向桶中投放了一枚石头,可这次“隔离层”虽然被击破,但由于向上的托力不足,导致破洞在很快一瞬间就被修复好,这种情况,冒出的气泡自然也就少得可怜,不足以取人性命。

这就是“抛石不杀人”的真正原因。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不抛石也杀人”,这又是为何呢?

拉金一时间想不到,只能继续延长试验时间,这次他没有投石。大概过了两个月以后,桶底聚集了大量气泡,因为压强的原因,它们最终还是冲破了“隔离层”,涌上了水面。

这一刻,所有的问题都得到了解答。

年1月7日,拉金在科研委员会上宣读了自己的论文,没错,就是关于茨基湖杀人之谜的论文。

当时,现场的所有人都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他们或多或少听过“杀人湖”的传说,也进行过自己的推理和猜测,但像拉金这样具体而又细致的研究却是没有。

这个困扰大家多年的谜团终于解开,茨基湖的那层神秘面纱也终究被揭了下来。

论文宣读完毕后两个小时,专家们给出结论:该论文的确成功解释了茨基湖有时杀人,有时不杀人,有时不杀高处的人等一切谜团,同时也解释了数百年来,茨基火山一直没有喷发的原因。它是本所42年以来,最重要的科研成果之一。

最后,鉴于拉金做出的贡献,特授予突出成就奖,而那个一直在身旁默默帮助的好朋友米莱,也得到了最佳协助奖。

对于拉金来说,得奖虽然很开心,但还有一件更加开心的事,那就是找出了真正杀害哥哥乔尔登的“凶手”。哥哥的在天之灵也能得到安息。

因为乔尔登的死因已经查出,所以之前研究所认定的“意外猝死”也得到了修改,他是为“科研事业以身殉职”,其纪念仪式也将在不久后隆重举行。

茨基湖上发生的神秘事件终于得以解开。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很多无法解释的诡异事件,背后都有其科学道理,就看我们愿不愿意一探究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7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