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加速装置 >> 加速装置发展 >> 游戏规则改变者中国电磁弹射技术再外溢微
7月20日,《南华早报》以天宫空间站实验开发的“游戏规则改变者”为副标题报道了国家太空实验室新投入的“微重力实验装置”,这玩意儿到底有多好用,值得用如此华丽的辞藻来定义?它到底有哪些用途?
微重力环境很重要:但此前使用成本很高微重力环境有多重要?我们从《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资源手册》中列出的资源与实验方向就可见一斑,这份年4月份发布的手册的第一页和第三页就列出了这些优势与拥有的资源,在空间站独特的研究环境第一项就是:微重力环境!
空间站可提供长时间的微重力环境,微重力水平(残余微振动加速度)为10-3~10-4g。在微重力条件下,地面重力效应导致的流体(气体、液体、熔体)中的浮力对流、重力沉降、液体压力梯度等现象基本消失,流体形态和物理(化学)过程等发生显著变化,影响或改变流动和燃烧机制,也影响到相关的材料(包括生物材料)加工及制备过程;
微重力还会对一些基础物理的实验条件产生重要影响,能够以更高的指标和精度开展实验,对重要的基础物理理论进行验证。此外,各种生物包括人类的生存和进化一直是在重力环境下实现的,微重力环境对生物体及其各层次的影响十分显著。因此,微重力环境是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独特而宝贵的资源
这个在实验柜中就有彻底体现了,比如在学科方向实验柜的第二项就是医学样本分析与高微重力科学实验柜,第五项是流体物理实验柜,第六项是两项系统实验柜,第七项为燃烧科学实验柜......都是微重力实验方向。
相信大家都知道,能上天实验的都是大课题才有的待遇,要经过一系列的筛选才能最终抵达空间站,每千克载荷上万美元,占用空间站空间与资源,费用都是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美元起,这个实验不是人人都能做的。
所以大部分时候都是地面环境模拟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落塔,即在一个高塔顶部以自由落体的方式实验,但问题是时间短不说,载荷在末端还要受到很大的冲击,很多时候都要加固载荷从而推高了成本。
另一种就是乘坐零重力航班,在飞出一个抛物线的上升段到下降段,大约有22秒左右的零重力时间,一次起飞可以飞出31个抛物线,总计可以获得11分钟左右的零重力时间,这个效果不错,可惜票价太贵,按欧洲零重力航班的票价大约需要欧元,约合5.5万人民币。而且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5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