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装置

现代欧洲的瓷器,制作工艺比景德镇的还美

发布时间:2022/10/6 18:03:51   

如今,欧洲占据了世界高端瓷器市场百分之九十的份额,起初靠防制中国和日本瓷器的欧洲人,用了短短年世间就在世界瓷器市场上独领风骚了,中国的青花瓷和日本伊万里(又名有田)瓷器经过欧洲人的改进,便改头换面成为了精美的欧洲瓷器。现代的瓷器,她是欧洲和亚洲经过科技和艺术交流而产生的跨文明产物

18世纪前,欧洲还是一个四百多个小国所组成的大陆,这些国家互相兼并,弱肉强食,为了能够在这适者生存的世界上生存下来,欧洲各国的君王们,唯有大力发展经济,充实国力和军力。当时,在德国中部的萨克森王国正在进行一场与瑞典的战争,战场就在今天的波兰地区。当时,萨克森王国国王奥古斯都二世,正为战争的经费而发愁,起初他希望用炼金术来制造金币,然而,他很快意识到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他开始尝试制造瓷器。在当时的欧洲瓷器的价值和黄金不相上下,被称为“白色的黄金”,于是,位于德累斯顿附近的麦森为我们讲述了一段瓷器生产的曲折历史,萨克森的官员抓获了一名炼金术士,把他关在阿尔布莱茨堡里,在城堡深处建有一间实验室,它与世隔绝,戒备甚严,被关押的炼金术士叫做伯特格尔。他奉奥古斯顿二世之命,在此研制瓷器,进行了3万多次试验后,伯特格尔成为了一位陶艺家,他用大理石、骨头粉末等许多材料,尝试着调制出合适的瓷土,这是伯特格尔年11月制成的陶器。

伯特格尔制成的陶器

由于陶土中高含量的铁元素,陶器表面不可避免地呈现灰褐色。高岭土是制作白瓷器必不可少的原料,年也就是在奉命制造瓷器的第三年,伯特格尔在麦森附近发现了高岭土矿,直到现在这里的高岭土矿还在开采。然而,高岭土矿的发现,并没有立即促使瓷器产业的蓬勃发展,由于和中国的高岭土矿在长石、黏土和硅土成分比例上有所不同,欧洲的高岭土并不适合瓷器生产

伯特格尔试验的高岭土中,显然缺少增加粘性的长石成分,不过伯特格尔并不知道,他进行了长达两年的反复试验,才发现了黏土中各种成分最合适的比例,经过长期的试验,他们终于发现高岭土中缺少长石的成分,瓷土的问题总算成功的解决。特奇豪斯是一名数学家和科学家,他对瓷器生产非常痴迷,他知道用一面巨大的放大镜来聚集阳光,就能得到烧制瓷器所需要的高温,他用自制的燃烧镜装置成功地在°下烧制出了瓷器残片,伯特格尔沿用了他的研究成果,终于伯特格尔创造出了白瓷,他把这一喜讯报告给了奥古斯都二世。

白瓷

这白瓷器是欧洲人自文艺复兴以来,长期进行科学试验和材料分析的结果,和中国瓷工不同的是伯特格尔把他的试验中的成败误差都记录了下来,这让他的成就走出了萨克森,影响了整个欧洲。

白瓷

年的一天,有三个人悄悄的溜出了阿尔布莱茨堡,他们是画师亨格和两个助手,奥古斯顿二世把工匠们关在城堡内,希望能够独享瓷器制造的艺术。然而,他的梦想破灭了,亨格和他的助手来到了奥地利的维尔纳,维也纳人从麦森地区挖来了很多工匠,通过这种方法,维也纳也成为了欧洲第二个能成功生产瓷器的地方,只比麦森晚了七年。年奥地利女王,玛利亚.特雷西亚掌管了这座工厂,女王非常喜爱绿色植物的花纹图案,这种图案至今还在沿用,这种绘有绿色植物花纹的白瓷器,称为玛利亚.特雷西亚系列,是以女王的名字来命名的。

玛利亚特雷西亚系列

维也纳重金收买麦森的工匠,从而获得瓷器生产的关键技术,这充分显示了年前欧洲各国间的激烈竞争,欧洲各国的君王们,都非常羡慕麦森和维也纳在瓷器产业上的巨大成功,他们也渴望能制造出自己的瓷器,这些君王们梦想着能像玛利亚.特雷西亚女王一样,拥有属于自己的瓷器生产工厂,欧洲皇室的攀比和竞争,大大加速了瓷器制造技术的发展,在麦森成功生产出瓷器后的短短50年间,制瓷技术就传遍了整个欧洲。

麦森瓷器麦森瓷器

由于伯特格尔的伟大贡献,德国的麦森成为了欧洲瓷器的摇篮,尽管欧洲的瓷器市场竞争激烈,麦森仍然占有巨大的优势,从年,每件麦森生产的瓷器,都会打上两把利剑的商标图案,越来越多的瓷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麦森人开始意识到用一种标记来区分自己和竞争对手非常必要的,欧洲人都被麦森“欧洲第一瓷”的美誉所倾倒,而且,麦森瓷器是一座戒备森严的城堡里研制成功的,这种神秘感激起了人们的兴趣,当时麦森瓷器的售价是中国瓷器的两倍,麦森瓷器成为高端商品的另一个原因,和维也纳艺术家哈罗德有关,哈罗德发明了紫色和淡紫色颜料,麦森采用了这种色彩,主要出产瓷画和瓷雕,麦森的小型瓷雕非常受欢迎,不过,麦森最高端的产品还是模仿日本赤绘瓷器的系列,当时,欧洲瓷器市场上唯一售价高过麦森瓷器的是赤绘瓷器。

麦森瓷器

哈罗德编绘了中式纹饰的设计图册,开创了中式风格的瓷器,麦森瓷器一直在模仿中国和日本的纹饰,他们并没有自己的原创纹饰设计。

麦森瓷器麦森瓷器麦森瓷器

在17世纪,法国是一个君主专政的欧洲强国,其强盛国力的象征便是凡尔赛宫,太阳王路易十四聚集了法国最好的艺术家们,来营造宏伟壮丽,富丽堂皇的凡尔赛宫,当时,法国是欧洲文化的中心,在当时的欧洲,中国风盛行一时,路易十四十分喜爱中国瓷器,他用中国风格的青花瓷砖来装饰大特丽侬宫的外墙,法国皇室希望能够取代麦森,占据欧洲的瓷器市场,这时,路易十五的情妇,蓬皮杜侯爵夫人成为了故事的主角,在她的大力支持下,法国的瓷器产业迅猛发展,她把瓷器工厂从万塞尼迁到了塞夫勒,并不遗余力的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塞夫勒的工匠们为了弥补他们起步较晚的不足,在研发新技术和设计新图案方面动足了脑筋,瓷器厂搬到了塞夫勒后短短一年间,他们生产的瓷器已经能和麦森媲美,在设计瓷器的形状和纹饰时,塞夫勒的工匠们运用了洛可可风格的优雅精美的细线条。

塞夫勒瓷器塞夫勒瓷器塞夫勒瓷器

塞夫勒瓷器厂建于年前,这家唯一的百年老店至今还在生产瓷器,塞夫勒瓷器厂拥有生产宫廷瓷器的特权,在这里禁止生产仿制品,当时,塞夫勒工匠发明了一种新技术,他们用大蒜汁混合金粉,给瓷器镀金,镀金的边饰和瓷器内部精细的纹饰,是塞夫勒瓷器的标志,这种风格一直延续至今塞夫勒瓷器细致精美的图案和金灿灿的装饰,构成了完美的欧式瓷器风格,于是法国皇宫不再使用中国和日本的瓷器,而是用塞夫勒瓷器取而代之。

麦森首创了淡紫色颜料的使用,而塞夫勒开创了另一种瓷器风格,把淡紫色颜料和大量金色的植物装饰图案混合使用,形成了独特的塞夫勒风格,当时,塞夫勒瓷器还发展出了一种独一无二的色彩,这就是宝蓝色,这是皇家专用的颜色,只有在塞夫勒才能生产。

塞夫勒瓷器塞夫勒瓷器

粉彩是洛可可风格中一种常见的色彩,上色技术的进步造就了欧州瓷器绚丽的色彩,在欧洲人们把玻璃制成胶水状,涂在一些器物的表面,这样既能营造晶莹剔透的效果,又士器物坚固耐用,把玻璃作为一种瓷器的原料始于古代的中东地区。之后,这种技术传入欧洲,金属氧化物混合了玻璃粉末,呈现出丰富的色彩,这便是瓷漆,古代的中东人用玻璃给陶器上釉,这种技术孕育了现代欧洲使用的瓷漆。

洛可可风格蓬巴杜夫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84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