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加速装置 >> 加速装置资源 >> 沐浴科技之光,点亮创新梦想2019级
沐浴科技之光点亮创新梦想
级苗圃班系列活动之三
11月至12月,兰大附中级苗圃班围绕“沐浴科技之光、点亮创新梦想”这一主题开展了系列化活动,旨在拓宽科学视野,激发创新热情,点燃探索梦想。
走进核能的前世今生
1
11月15日下午,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在我校举办了核科普专题讲座,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反应堆室副主任彭天骥博士应邀为兰大附中高一全体新生作了“核能的前世今生”的精彩报告,包括级苗圃班在内的全体高一年级同学聆听了此次讲座。彭主任从今年春节热播的电影《流浪地球》中出现的核动力发动机说起,向同学们介绍了核能的概念与利用以及核动力反应堆的原理、历史、特点以及基本构造。随后,又以日常吃的香蕉所具有的核辐射以及在废弃核工厂进行电影《无问东西》安全拍摄等生活实例,向同学们讲述了什么是核辐射,引导同学们正视核辐射,消除核恐慌。报告贴近生活,生动有趣,引起了同学们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
报告结束后,彭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互动,回答了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并鼓励同学们在高中阶段认真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积极参与到我国的核科学研究中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感受国之重器的力量
2
11月16日上午,级苗圃班的同学们怀着兴奋又急切的心情,前往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参观。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是根据年周总理的指示在兰州设立的原子核科学研究基地。随着讲解员的脚步,同学们顺着台阶来到了地下,终于看到了直径达56米的扇聚焦回旋加速器。通过重离子加速器可以将大量的重离子加速到很高的速度,甚至接近光速,高速的重离子形成重离子束,用于开展重离子物理研究。沿着放置重离子加速器的不同区域依次参观,大型的加速磁铁、精密的电子控制设备令人应接不暇,又让人不禁赞叹在我们生活的兰州城地下,竟然还有这样的国之重器。通过专业人员的讲解,同学们理解了这些设备的各种职能和工作方式以及许多专业的物理知识。
最后在学术报告厅里,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生物医学中心刘新国老师给同学们做了题为《重离子治癌技术简介》的报告。他深入浅初的讲解使同学明白了重离子治癌技术的原理,即运用一些物理学手段,使重离子轰击癌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效果。这引起了同学们很大的兴趣,同时也让同学们认识到科学技术不再是教科书里的条条定理,或是实验室中遥不可及的精密实验,而是真正与现实相关,通过科技手段能为人类造福的实用技术。
短短半天的参观学习,同学们收获满满。大家不仅对于现代科学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敬仰,收获了很多物理学常识性的知识,也真实的感受到了科技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明白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实含义。希望同学们能怀揣着这样的对科学的敬仰,打好基础,未来永攀科技高峰!
感知科技创新的魅力
3
11月23日,级苗圃1班同学在钱老师的带领下,集体前往甘肃省科技馆参观。整个科技馆共有三层,第一层主要有甘肃科技展厅,在这里大家了解了甘肃近些年主要的科技成就及辐射至全球的影响。在一楼,还有一个显眼的蓝色力臂体验装置,名为“弱者的胜利”,同学们都知道其中的原理,但还是童心未泯地体验了一下。结果理所当然,男生们第一次在力气上“输”给了女生。
拾级而上,在二层同学们亲身体验着科技的魅力和带给我们的乐趣,这里包括了“生命的诞生”、“艰难的净化”、“身体内部的秘密”、“健康生活”、“便利生活”和“智慧生活”等展区。大家通过动画动态地观看了人类的进化发展,通过亲自上手发现了中医的魅力,一起体验疯狂燃烧卡路里的淋漓,研究了健康生活的诀窍……生命是如此的伟大而奇妙!在三层探索与发现展厅里,同学们了解了中国重大科技成果和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历程,体验了VR月球车、智能机器人、地震情境模拟等。
上午10点20分,同学们来到球幕影院,观看了一段20分钟的影片《地球栖息地》。在球面屏的立体演绎下,同学们站在“上帝视角”,观察自然万物与人类活动的关联与影响。这部视角独特的科教片在震撼着我们感官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家对人类与环境如何和谐共处的思考。
本次科技之旅可谓“用科技演绎科技”。这一点从馆内众多令人意犹未尽的体验项目的设备上就能看出。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没有终点,探索永无止境。希望同学们有朝一日能在永不停歇的科技发展历程上增添属于我们的色彩。
体验动手实验的乐趣
4
本月,苗圃班同学先后参与了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的课堂实验教学及学科实验类校本课程。通过一个个亲身的实验操作,在了解科学知识的同时,收获了科学带来的神奇乐趣。
生物实验:测定饮品中蛋白质含量
化学趣味实验:自制豆腐
点燃科技创新的梦想
5
12月19日,苗圃1班召开“沐浴科技之光、点亮创新梦想”主题活动总结班会。各学习小组结合一个月以来学习、参观、实验的收获,分别围绕“VR技术及应用”、“中国探月工程”、“动物眼中的世界”、“神奇的舞蹈表演者——铁屑”、“中国风力发电”、“太阳系行星”六个专题进行了学习成果展示,也让全班同学享受了一场科技的盛宴。
班主任钱老师最后对本次系列活动做了总结。他指出,通过一个月以来一系列围绕科技的活动,我们深切体会到,无论是高精尖科技,还是大国重器、伟大工程,都离我们的生活很近,而且每一门自然科学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据公开的报道,作为全球最先进的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的中国“蓝鲸一号”研发团队平均年龄26岁,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研发团队组建时平均年龄27岁,北斗导航系统导航研发团队平均年龄31岁,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不足35岁,中国航母研发人才队伍的平均年龄是36岁……这一个个数字都表明,中青年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主力军。作为苗圃班的同学,不仅要脚踏实地学好知识练就本领,更要仰望星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