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加速装置 >> 加速装置介绍 >> 强推高维度思考法打破认知的壁垒超级
-----精选段落-----
高维度思考法:如何从解决问题进化到发现问题
好了,答案分为4步:
步骤1:把冰箱门打开
步骤2:从冰箱里取出大象
步骤3:把长颈鹿装进冰箱
步骤4:把冰箱门关上
对此,本书将从“重置”的重要性这一视角来进行说明(尽管这个问题的真正用意并不在此)。
也就是说,关键在于“尽管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是同样的事,却有很大的区别”。
为了在已经装有动物的冰箱里再装进其他动物,必须把先装进去的动物挪开。关于知识,可以说同样如此。
尤其是关于后述的上位概念。一般来说,要想掌握新的上位概念,必须把此前学到的上位概念统统抛弃。实际上,这一步是非常辛苦的(相当于取出“冰箱里的大象”)。“知识桎梏”的现象在发现问题的阶段尤为明显,所以务须铭记。
正如后文所述,为了实现想象和创造,必须“重新画线”,而重新画线所需要的正是unlearn,也就是“要把以前画的线重置为空白状态后再思考”。
在前面所讲的“无知、未知”中,与此有关的是“上位概念”的无知,也是后述的“解释的无知”的一个例子。没意识到自己已在不知不觉间被某种固定观念束缚,也可称为一种无知。它比单纯只是“知道”“不知道”事实这个层次的无知更难觉察,所以很棘手。
前文提到的外山滋比古的《思考力》一书,在阐述完“无知”的重要性之后,同样还有这样一段论述:
此时‘忘却’很重要。忘记曾经学到的东西,有意识地营造近于无知的状态。这并非自然的无知,而是由大脑的功能所实现的‘智慧型无知’。在这种状态下思考,因为知识并不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自然就能忘记。
这里所说的“忘却”,可以理解为上述的“unlearn”。
“把大象拖出冰箱”是很费劲的。大象平时生活在非洲或印度的炎热地区,难得进入舒服的冰箱,肯定感觉无比惬意,所以叫它出来是没用的。而且既然是“大象”,简单的推拽也没用。把长颈鹿装进冰箱之前,光是把大象拖出来这一步,大概就能叫人精疲力尽。
因此,前面那个问题的“真正的解决方案”也许是这样的:
步骤1:准备一个新冰箱
步骤2:把冰箱门打开
步骤3:把长颈鹿装进冰箱
步骤4:把冰箱门关上
这个办法可能需要花钱,但既然能用钱来解决,似乎还是这样做要轻松得多,可见把已经装进去(enter)的大象“unenter”有多麻烦。
德鲁克所说的“无知”的活用法
为了探究“前言”中所讲的德鲁克关于无知的问题意识,我们来看看他在其著作及采访中的语录。
首先介绍威廉·艾伦·科恩的著作《德鲁克的一堂课》(AClasswithDrucker)中的引用:
一个学生询问成功的秘诀,老师是这样回答的:“没什么秘诀,全在于恰当的提问,仅此而已。”
突然又有一个学生举起手,接连提了三个问题。
“‘恰当的提问’该如何寻找?”
“提问难道不是建立在已掌握咨询对象的业界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吗?”
“您在没有经验的新人时期,是如何掌握了知识和专业性的呢?”
老师是这样回答的:“我向顾客提问以及面对咨询课题的时候,不记得自己依赖过业界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不如说恰恰相反,我完全不会依赖知识和经验,而是会以一无所知的空白状态去面对。因为不管要解决哪个业界的什么问题,要想帮到顾客,一无所知是最大的武器。”
教室里的学生纷纷举手,老师未作理会,继续说道:“只要掌握了活用的方法,知识不足绝非坏事。所有管理者都应该掌握这个方法。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活用那些基于过去经验的知识,而是找机会迫使自己在头脑空白的状态下面对问题。况且,那些知识有误的情况也不少。”
从德鲁克的发言可以看出,他是在“立问”,也就是强调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并表明可以为此活用“无知”。
PARTⅡ
PARTⅡ的要点
“知(识)”会对活用“无知、未知”以实现“发现新的问题”造成阻碍。
PARTⅠ阐述了意识到“未知的未知”这一领域的存在对于发现问题的重要性。至于为什么重要,是因为我们已知的领域非常有限,倘若局限在其中思考,终归只能解决片断的、表层的问题。
尤其在当今这个时代,重要的不是解决既有问题,而是发现并定义问题本身。因此,不带预判和偏见地思考“根本问题是什么”的能力至关重要。
PARTⅡ将说明一种结构性的困境——由于“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各自所需的价值观和技能有所不同,导致擅长(狭义的)“解决问题”的人不能“发现问题”。“知(识)”会妨碍发现问题这一“知(识)的困境”、画线容易造成下个问题这一“封闭体系的困境”以及由于“封闭体系”的“闭锁性”而迟迟不能发现下个问题这一根本性的“解决问题的困境”,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
2.1“知(识)的困境”
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维的根本区别在于此前论述的“知”的性质。在PARTⅠ中,已将“知识”定义为事实和解释之组合的静态快照。积累知识这一行为本身,会成为发现下个新问题时的障碍。
半导体内存大体分为可读取但不可写入的ROM(ReadOnlyMemory)和能够自由写入的RAM(RandomAccessMemory)。有一种ROM叫PROM(ProgrammableROM),用户只能在最初写入一次数据,然后就只能读取不能写入。人类的基本思维,不是在很大程度上跟这种PROM很像吗?
当然从物理上讲,人类的记忆装置应该近似于RAM,但在实际操作时,每当重写的次数增多,速度就会变慢,内存泄漏和运行紊乱都会加速增多。
虽说“三岁看到老”并非真理,但在工作和私人生活中,难以跳出最初记忆的思维方式是很常见的。
在这种场合,关于事实的“重写”比较简单,但关于“解释”的“重写”则很难。因为很多时候,我们连特定的解释被深埋在脑中这一“未知的已知”都毫无察觉。
例如,在进化迅速的IT等技术更新换代的时候,这样的事象就会被如实地呈现出来。
键盘世界里的传呼机→按键手机→智能手机触屏手写板的变化、“金钱”世界里的现金→信用卡→电子货币的潮流,还有购物也从实体店发展到网购等变化,都是常见的例子。从通过“一种做法”记住的价值观和程序中脱离出来是很难的。在更新换代的时候,过去的经验反而会起消极作用,比起从零开始的新一代人,不得不从“负债状态”开始。
当然,记忆新的技术用语、“升级”技术信息还是可以做到的,但诸如“文字的输入方法”和以特定技术为前提的“生活习惯”,则很难跳出最初的记忆。曾经记住的价值观是无法轻易舍弃的,这是“知(识)的困境”的根本原因。
“问题”源自事实和解释的乖离
随着时代发展,各种各样的事象正在发生。根据本书的定义,这一个个“事实”本身都具备超越了时间(When)、地点(Where)、个人(Who)的普遍性。
与之相反,解释则应该是经常随时代在变的。为了使其成为“可再利用”的知识,必须截取某个“快照”并做静态固化处理。
因此,解释并不具备超越时间的普遍性,所以在环境急剧变化的时代,很多东西都会因过于陈旧而失去作用。正如PARTⅠ中所指出的,所谓知识,便是这些东西固定下来的,所以会引发问题。
自然科学中的事实(天体运行、物理现象等)是发生在自然界的现象,所以基本事象并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人类和动物的行为在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下,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巨变。尤其是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代,人类的行为特性也会发生变化。
在这样的状况下,通过时间轴来看,事实和解释就会发生乖离。然而人类的认知并没有那么灵活,基本上是保守的,所以固定下来的解释会长期盘踞不去。就这样,解释不得不在某个期间固定下来,但实际正在发生的事情却是时时刻刻变化着的,所以事实和解释之间会发生乖离,因而引发问题(图2-1)。
例如,单词和语法的关系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所谓语法,是指将用于交流的单词(一个个事实)通过某种模式进行解释并固化。如此一来,学习语言的方法就会形成体系,效率肯定能得到飞跃性的提升。然而对应每天的单词变化,单词和语法之间就会发生乖离。
再比如,法律、规章等也适用于这一模式,商业中的“业界”和“习俗”同样如此。中途发生“事实和解释的逆转现象”,由此产生二者的乖离,即所谓的“本末倒置”状态。这种状态会引起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过去的法律、规章得不到修订,现实因为遵循“旧解释”而被扭曲……简直不胜枚举(不过,“规章至高无上”的思路并不会产生这样的“扭曲”)。
也就是说,实践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认识到这种机制并找出偏差。
人类的语言能力也是建立在“分、连、画线”之上的,所以封闭思路的人和开放思路的人在理解方式上并不相同。例如,日本人把口语发音限定为“五十”,只要听到某种语言,就会“分割”成五十音来认知。就好像大脑里有五十个箱子,把听到的读音与其中最近似的箱子相对应。
如果只生活在说日语的世界里倒是没什么问题,可一旦想理解外语,这样做反而会变成障碍。原本只是为了促进理解、发展智力活动的日语读音的“五十个箱子”,却也想套用在外语身上,结果只能“用片假名表现”。
日本人分不清L和R的原因就在这里。由于日语中的“箱子”数量有限,无法准确对应,导致“rice”和“lice”的读音听起来完全一样。
这也是受困于“解释”而无法准确把握“事实”的一个例子。好坏暂且不论,尚未形成“解释”这一过滤器的小孩子能够准确地学习并掌握外语,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
同样地,关于Digital一词的日语写法,在“封闭思路”的人看来,“哪种写法正确”是讨论“正确的外来语”上的大问题,而在“开放思路”的人看来,这是一个“无所谓”的问题。因为Digital就是Digital,用其他语言如何解释,归根结底只是手段,而“事实只有一个”(通过语言而发音的单词)。
创新者是指“重新画线”的人
只要记住这个结构,“创新”与思路的关系就会自然呈现。所谓创新,便是找出发生在事实和解释之间的“畸变”,展示与之相对的“新画线”并使其具象化。这里“畸变”的原因主要是重大的环境变化,例如技术革新、社会潮流的变化等。世间的规则,其形式多为“○○以上适用,○○以下不适用”,而随着时间流逝,在某个位置“画过线”的事物就会发生畸变。
诸如补助金的发放标准、选区的地域划分等由过去的状况或规则决定的东西,很多都不再符合现今的实际情况。例如,“组织”也是要“画线”的,一旦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业界确定了负责人,大部分人都会按照“因为我是○○的负责人”来画线,确定工作范围。随着环境变化,这部分就会发生畸变(而且大部分人和组织意识不到这种畸变,仍会强行遵照旧有规则行事)。
假如说,像这样永远固执地遵守“无形之线”的人是这个世界上的多数派,那么能够找出其中“畸变”的人就是创新者。曾经画过的线是非常顽固的,即便是已经老化而丧失应有机能的事物,一旦成了习惯,就会被人当作是正确的,而那些连续变化后的“先行”事象,反而会被认为是错误的。大多数人都会做出这种“本末倒置”的解释。
如果养老金领取人的标准,或是公司、社会上的津贴发放标准等是根据标准制定时的民众状况而确定的,那么即使实际情况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这些标准也不会改变。而且,这种边界线的周围必然会发生“畸变”。
商业中的“业界”“产品类别”“顾客类别”等也一样,一旦确定了作为某个时间点的快照的类别,相关人员就会以固化的眼光去看待连续变化的事象,从而产生“开发○○类别的产品吧”的想法。创新者则会把顾客需求作为“事实”去理解,试图创造出不被现有画线所束缚的产品或服务,使用当前最新的技术和概念重新画线。
不过在这一瞬间,就会产生“创新的困境”。起初完成新画线的创新者,在下一步扩大这一新结构的时候,需要将已定义(重新画过线)的体系进行固化管理,所以思路本身会变成封闭性的。
对于画线后的、条件和规则已经固定的世界里的解决问题而言,电脑则显得尤为重要。20世纪90年代,电脑已在国际象棋比赛中击败人类的世界冠军。在复杂性、自由度更高的将棋比赛中,电脑也几乎达到了人类的最高水平,完成国际象棋比赛般的壮举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这些桌上游戏属于典型的“封闭体系”。由此可见,关于边界已被明确定义的体系中的最优化,人类的优势已经无从体现。
与之相反,电脑所不擅长的是解决“边界未被明确定义”的“开放体系”中的问题。即使对象问题更为“灵活”,基本上也只是边界有所扩大,仍未脱离“封闭体系”的范畴。
模式识别有助于理解,模式化导致死脑筋
能够体现“画线”之功过的另一个例子是“模式识别”。它是抽象化的一种形态。按照模式识别,相较于逐一理解个体事物,人类能够同时理解多个类似的事物。只需发挥一种经验的效用,就能实现智慧的飞跃性发展。
但同时,模式化也是一柄双刃剑,可能导致思维的固化。
说到“双刃剑”的一面,思维中的“框架”同样如此。在一定程度的短期内,能让初学者轻松掌握某个领域的整体思维方式和总汇项目的,便是框架。从这个意义上讲,框架也是模式识别的一种。
框架能够帮助我们找出容易存在偏差的视角死角,发现容易忽视的领域。
同样的还有“模板”。从“只要付诸应用,就能轻松做出具备一定程度的品质的东西”这一点而言,模板和框架一样,都很有用。只不过,模板也是在短期内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很有效,而在需要发挥“前瞻”的创造性时,就有可能变成累赘。
从中也能看出“在某个程度之前能起到积极作用,而一旦超过某个关键点,就会起消极作用”的结构。
模式识别、框架、模板等,在“通过模式化,起初能起到积极作用,但‘思维会固化’”这一点上是共通的,其根本原因便在于前面提到的“事实和解释的乖离”。
“画线”导致“出乎预料”
如前文所述,在风险管理的世界里,能把风险“预料”到何种程度是问题的关键。无论是产品的设计,还是社会、组织的设计,都不得不以有限的资源为前提,所以必须在某处“画线”,明确体系的边界条件,不然就无法解决问题。
然而一旦画线,就必然会发生“出乎预料”的事态,产生根本性矛盾。风险管理本就要面对“必须对‘出乎预料’有所预料”这一结构性的困境。“因画线而产生下个问题”的事例,在风险管理中并不少见。
此外,“画线”也会成为不幸的根源。国境纷争、民族问题、选举中的一票之差,等等。我们周围的很多问题,皆源自某种“边界”,为什么呢?这其中隐藏着“画线”的本质。
归根结底,“线”只是人类为了脑中的认识和理解而擅自画出的。“国境”也好,“选区”也好,“业界”也好,都是人类脑中的概念上的隔墙。有个笑话讲的是,一名乘客一边望着飞机窗外,一边问机舱乘务员:“哪儿能看见国际日期变更线?”
大概没人会真的相信国际日期变更线是实际存在的,但事实上,类似这个故事的“笑话”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很多时候,人们在脑中假想的画线会在不知不觉间独立出来,使人误以为它是具有绝对权威的。
“知(识)的困境”的另一个要因在于知识中存在类似向心力的东西。越是有专家之称的人,越难以从积累的知识中跳出来。
开篇的便利店的例子便是如此,关于便利店货架的知识越详细,就越难做到“远离”。
同样地,自己专业领域内的知识积累得越多,就越难以摆脱其中的“引力”。越是“这一行的专家”,越难提出跳出藩篱的崭新意见,反倒是“外行的视角”由于没有向心力,摆脱了预判和偏见,所以容易得到零基础的创意。
定义问题造成“封闭体系”
“封闭体系”源自定义问题。反过来讲,每定义一个问题,就会造成一个“封闭体系”。因为要想解决一个问题,就必须设定某种边界,明确区分“是问题”还是“不是问题”。
发现问题→定义问题→解决问题是广义的解决问题的流程,其中的“开放体系”与“封闭体系”的关系如图2-2所示。
定义“封闭体系”的同时,也意味着问题的相关变量已被固定。“固定变量”是为了解决相关问题而将应考虑的视角固定下来,以实现其中的最优化。
例如,光说“环境问题”,并没有准确地定义问题。我们是应该最大限度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还是最大限度地提升可循环部件的比例?像这样特定“应该最优化的变量”,才算是明确定义了该解决的问题。
2.2“封闭体系”的困境
如前文所述,解决问题须减少维度并使之固定,然后“画线”。也就是说,为了使问题确定下来并变得容易解决,必须在定义“封闭体系”的基础上设定边界条件。然而,“封闭体系”内含有一种根本性的困境:“使问题变得容易解决”和“容易引发下个问题”。这是因为,画线会引起“固定解释导致解释与事实发生乖离”这一现象。
使问题变得容易解决,在短期内容易发展,就容易导致下个问题的产生,而发展后形成的体系也容易退化——这就是“封闭体系”的困境。
在热力学的世界里,有一条关于不可逆性的第二定律,通称熵增定律。该定律表明,在“封闭体系”,尤其是与外部无交换的“孤立体系”中,熵这一物理量只会增大,不会减小。简单来说,熵的增大就是指体系内的“杂乱性”增加,趋向平均化。
前文所述的组织作为“封闭体系”,同样适用“不可逆性”的定律。成长和退化以不可逆的形式同时进行,这一点也与本条定律一致。
“封闭体系”和“开放体系”的循环
像这样,人类通过“画线”使工具和文明得以进化,同时因为画线,向下个世界的转变又会变得很困难。人类就是在与这种根本性矛盾的斗争中生存至今的。如此巨大的洪流,适用于国家、企业等组织及其他几乎所有体系,是不可违抗的。
由于“画线”,一度已成为资产的那些“知”,随着时代变迁变成了“负资产”。相对于身为该时间点上的权力阶层的主流派,作为革新者的“挑战派”可以说始终在反复消除其中的畸变。该流程可表现为一个循环,如图2-3所示。
首先出现的,是为混沌状态“画线”的人。主要是准确理解那些悄然出现的社会或自然倾向并将其总结成规律和理论的学者,以及开发那些能够满足该时代模糊需求的企业或服务(等“体系”)并提供给消费者的企业家,又或是将自然聚集的民族形成“国家”并施政的执政者。
如此被定义的种种“体系”,会作为“封闭体系”完成进化,而且在满足该时代民众需求的同时,作为体系的完成度会逐渐提升,但此时必然会发生“封闭体系的困境”。只要创造了固化的“封闭体系”,这种情况就是绝对不可避免的。因为社会和自然事象是连续变化着的,而管理这些事象的体系或机构则是固定的,只能做到不连续的变化。这里所说的“封闭体系”,可以知识、产品、服务、行政单位等为例。
也就是说,其间必然产生偏差,出现体系本身逐渐衰退的机制。人类就是这样使文化和文明随着发展而衰退、然后再次出现下一个新时代的创造者,继而促进下一个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平家物语》中所说的“盛极必衰之理”,其根本原因便在于这种机制。
因此,只要人类持续活动并在脑中为之“画线”,“问题”仍会在包罗万象的一切场所继续发生。
人类凭借高度发达的智慧解决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然而讽刺的是,其高度发达的智力还不断催生了新的问题。这是一种“知的敲诈勒索”。
“公司”这一“封闭体系”也会成长、退化
“封闭体系”和“开放体系”,往往会经历与商界中的企业、业界或特定的产品、技术相似的过程。
这是因为,黎明时期的先驱大多会“在白纸上画线”,定义“封闭体系”,通过创造一个闭锁性的世界来享受先行者利益,并砌起一堵“墙”以牵制、阻碍后来者进入。从技术上讲,“专利”便相当于这堵墙,技术也多未实现标准化,而是以各自不同的规格呈现出差别。
接着,先行者会使该“封闭体系”在闭锁状态下完成。正因为是“封闭体系”,外界干扰很少,所以这一阶段的完成用时较短。
然而在多数场合,“封闭体系”此时会遇到障碍,原因在于“封闭体系”的困境的出现,即“质”的进化很快,但“量”的进化,即扩大的速度太慢,因而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创建公司”是定义了“公司”这一“封闭体系”的组织,相当于定义了该公司想要解决的(社会或生意上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出发,适用于“封闭体系”的定律仍然适用于“公司”这一组织。“存在中心和序列”是定义并维持“封闭体系”的原则,它也同样适用于公司组织。
公司里明确存在“具有超凡魅力的经营者”“独揽大权的创业者”这一中心,以及“组织阶层”这一序列,而且它们越是牢固,公司就越能快速成长。然而,这样的结构有着排他性、内向性等消极面,也容易跟不上环境的变化。
从这一点上讲,以员工迅速“毕业”为前提的招聘公司,作为一个组织,其“体系”的存在颇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6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