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装置

建设一流科学城,新一轮城市发展竞争的重要

发布时间:2022/6/22 13:11:36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研究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年3月16日《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国家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推动科学城全国布局,构建创新网络体系。仅北京就聚集了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怀柔科学城三个科学城,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加速建设深圳光明科学城、广州南沙科学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等。包括中西部地区的武汉、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在内,目前全国有10多个科学城正在规划建设。

北京正在规划建设的“三城一区”,“三城”分别指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

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加速建设科学城

当前我国已形成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3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大湾区等4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加快形成多层次、体系化的区域创新格局。科学城正是为服务国家战略而诞生的。

国家战略部署

年1月1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

支持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强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打造原始创新高地。充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作用,突出已有优势,强化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基础研究布局,构建跨区域创新网络。

年2月25日,科技部印发《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实施意见》。

支持成渝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着力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西安全国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建设。打造区域各具特色的创新高地。引导西部地区全面开展创新型省份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创建一批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县(市)。

四大科学城大科学装置布局

在各地科学城建设中,大科学装置都成为布局的重中之重。

大科学装置一般分为专用研究设施(如大型对撞机)、公共实验平台(如超级计算机)、公益基础设施(如海洋科考船)等三类。不同的大科学装置与产业创新结合的紧密度不同,公共实验平台类与产业创新结合更紧密。

北京怀柔科学城: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等5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上海张江科学城:

已建和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14个(包括已运行装置6个,在建装置8个),设施数量、投资金额与建设进度均全国领先。

深圳光明科学城:

初步建立起体系化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在建和运行的区域性装置设施达到7个。

合肥滨湖科学城:

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合肥先进光源预研、全超导托克马克性能提升等8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新建、预研和性能提升等。

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学城

围绕“科学”,科学城应形成以重大基础设施集群为核心的科学创新空间体系。新一代的科学城十分注重科学知识的产业转化,配套布局孵化器、众创空间、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预留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用地,形成相关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围绕“科学家”,科学城要提供针对创新人才需求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环境。面向科学家、创新人才及其家人的特殊需求,科学城应形成特色的服务设施体系,特别是面向国际化科研人员的国际化服务。

专家观点

01

科学城是什么?

科学城既不同于以生产制造为主导功能的产业园区,也不同于以高等教育为主导功能的科教城。科学城是以大科学装置为核心、以各类交叉研究平台为支撑的创新资源集聚高地,需要经济实力、科研基础和产业规模作支撑。

02

科学城的空间范围?

目前,国内四大科学城(北京怀柔科学城、上海张江科学城、深圳光明科学城、合肥滨湖科学城)的用地规模都在平方公里左右,包含基础研究、产业转化、城市服务等三大核心功能板块。从用地比例上看,科研设施用地远远高于其他类型城区。

03

科学城的科学要素?

科学城一般包含大科学装置、交叉研究平台、研究机构(大学、实验室)、特色创新主体、科技转化企业等多类型创新主体,形成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为核心的综合性城区。

世界一流科学城建设始终紧紧围绕和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始终以服务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关键,始终以汇聚引育一流科技人才为核心,始终以产学研融合发展为重点。

各地掀起科学城建设热潮,从全国层面来看,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途径;从城市角度来看,推动原创性基础研究的发展,有利于整合创新资源,汇聚科技人才,带动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

不少科学城面临“造城”的问题,而产城融合早已成为现代科学城建设发展的趋势,也成为各地的共识。

注:以上内容综合自第一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湖北日报等公开资料,用于交流学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70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