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装置

污水处理如何调试这份通用版指南请收下

发布时间:2024/9/23 16:47:40   
污水处理调试指南是针对污水处理工程调试工作所写,可供污水处理安装、调试及污水运营工作人员使用。一、试通水1定义(1)检验处理工艺的构筑物及其设备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2)按设计水位高程要求,检查水路是否畅通,保证正常运行后满水量自流和安全超越功能,防止出现冒水和跑水现象。污水污泥流程的顺畅性→比较实际水位与设计水位→处理单元与连通管渠水流通畅性→附属设施是否正常操作→流量与水位控制装置是否有效2步骤(1)按设计工艺顺序向各单元进行充水试验;中小型工程可完全使用洁净水或轻度污染水(积水、雨水);大型工程考虑到水资源节约,可用50%净水或轻污染水或生活污水,一半工业污水(一般按照设计要求进行)。(2)建构筑物未进行充水试验的,充水按照设计要求一般分三次完成,即每充水1/3后,暂停3-8小时,检查液面动静及构筑物池体的渗漏和耐压情况。注:已进行充水试验的建构筑物可一次充水至满负荷。二、单机调试1定义工艺设计中单独工作运行的设备、装置均称为单机。应在充水后,进行单机调试。2注意(1)单机调试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程序进行,单机连续运行不少于2h。(2)单车运行试验后,应填写运行试车单,签字备查。①单元调试是按水处理设计的每个工艺单元进行的,如格栅单元、调节池单元等单元的不同要求进行的。②单元调试是在单元内单台设备试车基础上进行的,单元试车是检查单元内各设备连动运行情况,并应能保证单元正常工作。③单元试车只能解决设备的协调连动,而不能保证单元达到设计去除率的要求,因为它涉及到工艺条件、菌种等很多因素,需要在试运行中加以解决。④不同工艺单元应有不同的试车方法,应按照设计的详细补充规程执行。三、联动试车对整个工艺系统进行设计水量的清水联动试车。目的在于考核设备在清水流动条件下,检验自控仪表和连接各工艺单元的管道及阀门是否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单元通水成功,并完成机电设备试运转后,为了发挥各种处理设施的功能和污泥处理的作用,必须进行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直至处理出水水质达标后,方可进入正常运行阶段。四、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1活性污泥培养为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长繁殖条件,包括营养物质、溶解氧、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等等。定义:在此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活性污泥的形成,并在数量上逐渐增长,直至达到废水处理所需的污泥浓度。2好氧活性污泥培养(1)接种培养①菌种和培养液:除了采用纯菌种外,活性污泥菌种大多取自粪便污水、生活污水或性质相近的工业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剩余污泥②粪便污水细菌种类多,本身所含营养也丰富,细菌易于繁殖,故活性污泥一般先用粪便污水培养。③培养液一般为上述菌液和诱导比例的营养物组成。(2)自然培养定义:自然培养是指不投入接种污泥,利用污水中现有的少量微生物,逐渐繁殖的过程。该方法适合于污水浓度较高、有机物浓度较高、气候比较温和的条件下采用。它分为间歇培养和连续培养两个培养方式。①间歇培养粪便水(经过滤)或生活污水,调节水质至BOD~mg/L范围→进行连续曝气→发现活性污泥絮体后,停曝→经1-1.5小时静置沉淀后,排放上清液(总体积的60~70%),→添加新鲜粪便水或生活污水以补充营养及排除代谢产物→继续曝气,重复上述操作(第一次换水后,应每天换一次水)→至SV30%时,污泥培养成熟(沉降性能好,含大量菌胶团等微生物))→培养结束(在水温15~20°C时,约需2周,若水温低,所需时间将延长)。②连续培养当池子容积大,大量澄清水不易在短时间内从曝气池中排出,须连续换水,可以在第一次加料,当池中出现絮体后,就不断地往曝气池中适量投加生活污水等培养液,并连续出水和回流,培养后期逐渐加大水量,每天更换2次水,污泥的回流量可采用进水量的50%,培养时间间歇操作。(3)注意事项:①营养物:即水中碳、氮、磷之比应保持:5:1。②溶解氧:就好氧微生物而言,环境溶解氧大于0.3mg/1,正常代谢活动已经足够。但因污泥以絮体形式存在于曝气池中,以直径μm活性污泥絮粒而言,周围溶解氧浓度2mg/I时,絮粒中心已低于0.1mg/1,抑制了好氧菌生长,所以曝气池溶解氧浓度常需高于3一5mg/1,常按5一10mg/I控制。调试一般认为,曝气池出口处溶解氧控制在2mg/

较为适宜。③温度:任何一种细菌都有一个最适生长温度,随温度上升,细菌生长加速,但有一个最低和最高生长温度范围,一般为10—45°C,适宜温度为15—35°C,此范围内温度变化对运行影响不大。④酸碱度:一般pH为6-9。特殊时,进水最高可为pH9—10.5,超过上述规定值时,应加酸碱调节。⑤SV、MLSS以及微生物相。3活性污泥驯化为了使培养的活性污泥具有处理特定工业废水的能力,污泥必须经过一个驯化过程。驯化的方法是在混合液中逐渐增加工业废水的比例,直至达到对特定废水所要求的满负荷及很高的处理效率为止。驯化过程中,能分解废水的微生物得到发展,不能适应的微生物被逐渐淘汰主要分为连续培养和间歇培养。①连续培养:按正常设计运行过程运行,不排剩余污泥。可与工艺系统的正常运行紧密结合,实现活性污泥培养驯化与启动运行同步,自动化程度高;但活性污泥培养成熟期要可能长一些。②间歇培养:循环进行闷曝、静沉和进水3个过程。该方案活性污泥培养成熟期较短,但与正常运行方式结合不紧密,不能有效地利用工艺系统的自控设备与程序。4厌氧活性污泥培养(1)定义: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经好氧活性污泥系统处理后,要排出剩余污泥,这部分的污泥需通过厌氧消化系统的处理,达到稳定化。厌氧消化污泥系统试运行的主要任务即培养厌氧活性污泥,即消化污泥。厌氧消化污泥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厌氧消化三阶段所需的细菌:甲烷细菌、产酸菌、水解酸化菌等等。(2)厌氧反应机理①水解阶段——含有蛋白质水解、碳水化合物水解和脂类水解。②发酵酸化阶段——包括氨基酸和糖类的厌氧氧化,以及较高级脂肪酸与醇类的厌氧氧化。③产乙酸阶段——含有中间产物中形成乙酸和氧气,以及氢气和二氧化碳形成乙酸。④产甲烷阶段——包括从乙酸形成甲烷,以及从氧、二氧化碳形成甲烷。1)接种培养法:指向厌氧消化装置中投入容积为总容积的10%-30%厌氧菌种污泥,其含固率为3%-5%。接种污泥的来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消化污泥;◆废坑塘中的腐化有机污泥;◆人粪、牛粪、猪粪等;◆污水厂经机械脱水后的干污泥。2)逐步培养法:指向厌氧消化池内逐步投入生污泥,使生污泥自行逐渐转为厌氧活性污泥的过程。该方法要使活性污泥经历一个由好氧向厌氧的转变过程,加之厌氧微生物的生长速率比好氧微生物低很多,因此培养过程很慢,一般需要历时6-10月左右,才能完成甲烷菌的培养。(3)注意事项①产甲烷菌对温度敏感,厌氧消化系统启动应注意温度控制。②初期生污泥投加量与接种污泥数量及培养时间有关,早期30%-50%投加,历时2个月后,可逐渐增加投泥量,若消化不正常,减少投加。③厌氧消化系统中C、N、P能满足厌氧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无需投加营养物质。投泥前,用氮气将系统中的空气驱逐出去,再投泥,产沼气后,再将氮气置换出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69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