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装置

关于纳米银抗菌消毒产品的环境应用

发布时间:2022/10/5 12:31:56   

新冠疫情下的环境   截止年9月14日,全球新冠病毒累计确诊超过万人,累计死亡人数超过人.病毒和病菌已然成为影响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新冠疫情下的经济下行,百业萧条,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危及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

                        超级病毒图片

绝大多数的病毒感染都是通过人体传播的,越是人口聚集的地方,病毒越易传播。例如:天花在16世纪被引入美洲大陆后,造成当地土著人数锐减,引起当地土著人的大恐慌。到了18世纪,天花仍然在欧洲肆虐,造成当时死亡人数的10%~15%,人口密集地区的染病人数和死亡率更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病毒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区域更为广泛。再如黄热病,其中间宿主伊蚊最远飞行距离仅为米,但伊蚊所携带的黄热病病毒从西非转移到美洲,从美洲传播到欧洲,都是通过人的行为来实现的。

诚然,我国采取强制封城、延迟复工、减少人员流动等措施,但新冠肺炎疫情及为阻断疫情蔓延的种种举措毫无疑问会对中国经济带来不可忽视的冲击。历史上,大规模的传染病对于经济的影响更多的在于其导致相当高的死亡率,减少整个国家的劳动力数量。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无论是细菌性传染病还是病毒性传染病的死亡率都显著低于一个世纪以前。但由于交通手段的进步,以及国家之间,国家内部经济联系更为紧密,病菌和病毒的传播速度也更快。不能否认的是,传染性疾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秩序混乱、人情淡薄,为居民带来很大悲伤的同时还造成相当大的恐慌。

新冠疫情的全球肆虐,一方面带来全球经济下行,中小企业生存艰难,失业率增长;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消毒业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和发展机遇。新冠病毒与其他大规模的传染病一样,通过人体传播,尤其是科技发展和交通工具的现代化,人口流动性极大,极大地增加了病毒传染的可能。

二、公共环境及消毒现状

1、机关、学校等公共环境现状

公交、地铁、出租车(含网络车)是城市上班族、商务人士主要的交通工具,也是人群聚焦的场所和集散地。自然而然,这些主要的交通工具也成为了病毒传播的高危场所,交通工具的抑菌消毒常态化势在必行。

城市公交车和出租车已是人们上下班的主要代步工具,例如:上海市民70%是以公交车为主要交通工具,人均每天待在车厢内的时间约为1.5h,也就是说,乘客每天要忍受1.5h车厢空气污染的侵害。车内空气污染的成因,主要有汽车零部件和车内装饰材料中所含有害物质的释放,以及汽车自身排放的污染物对车内环境污染和车外污染物对车内环境污染等。

在新冠疫情下,公交车乘客流动性极大,极易造成人体之间的交叉感染和群体感染公共事件,严重危及乘客生命和健康安全。公交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内部环境净化、抑菌消毒的常态化关乎乘客生命安全。

2、交通工具内部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

(1)车龄车况。汽车自身排放的污染物对车内环境的污染,包括排气管、曲轴箱、燃油蒸发等途径排放的污染物,或汽车空调长期使用的后风道内积累的污染物由于发动机精密度不高,其燃烧不完全而产生的有害气体可通过公交车底部的排气管,从车厢地板的缝隙和门窗渗透至车厢内。因此,车龄车况对车厢内CO、SO和NO等污染物的影响较大。

(2)有害病毒、病菌的滋生。车内空间相对封闭狭小,加之车内长期不能彻底清理卫生死角,极易隐藏滋生细菌、病毒。一旦车内受到病毒感染,车内将无人幸免,车内抑菌消毒刻不容缓。

(3)乘客携带病毒、病菌。由于公共交通工具是人群聚集的主要场所,而乘客的流动性是公共交通最主要的特点,这种流动性无可避免导致病毒、病菌携带者与健康人群之间的交叉感染。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间,经常发生一人感染全车、全机人员隔离的情况,甚至导致封城,全城“追踪”病毒源头。

(4)燃料构成。不同的燃料由于成分和燃烧效率不同,导致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大不相同,因而对车厢内空气质量的影响也不同。

3、公交、出租车消毒措施

新冠疫情的暴发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同时,提升了人们对病毒、病菌的防范意识,各级政府和公交集团、出租车公司都把车内消毒作为运营管理的重要环节,保障司乘人员的身心健康。

(1)公交车消毒产品的选择

公交车、出租车消毒产品主要采用化学消毒剂,包括但不限于含氯、含溴的消毒粉/消毒液、84消毒液、浓度75%的酒精等(统称消毒水)都可以给车消毒。同时需要为公交司机人员配备口罩、消毒湿巾或免洗手消毒剂等消毒和个人防护用品。

(2)消毒操作方法

人工喷洒和清水擦洗车内设施。管理相对严格的公交集团、出租车公司,通常要求每日消毒,人工成本高。

(3)消毒时间和时效性

由于采用消毒水进行消毒,公交、出租车的消毒时间通常在收班后或出车前,以避开人群,需安排特定的消毒时间,消毒水的时效性无法保证。

三、消毒产品时效性分析

公交、出租车消毒的目的在于杀灭病毒病菌,阻断病毒病菌传播的途径,维护乘客生命健康安全。众所周知,病毒病菌在我们生活的周遭无处不在,公交、出租车车厢内空间狭窄,卫生死角往往藏污纳垢,是有害菌滋生的温床。传播的人工喷洒和擦洗往往难以达到真正灭菌消毒的目的,细菌容易死灰复燃。化学消毒剂在人工喷洒消毒过程中,由于喷洒的时限性和本身的安全性,导致喷洒不够彻底,时效性差等问题。具体来说,公交、出租车等环境消毒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喷洒过程复杂,人工成本高。   传统的公交车、出租车消毒采取人工喷洒,喷洒效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且人工成本高。在管理不善的情况下,消毒流于形式。消毒水本身的毒副作用大   传统的消毒多采用化学消毒液,如含氯、含溴的消毒粉/消毒液、84消毒液、浓度75%的酒精。这些消毒剂本身具有较强的刺激性气味,有的浓度过高,易挥发,甚至遇火易燃烧。这些化学消毒剂本身的刺激性气味,对司乘人员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同时对喷洒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消毒水喷洒时效性强   采用化学消毒水本身的毒、副作用,喷洒时效性强,为避免给乘客造成不便,往往需要避开人群,或选择收班时间或上班前喷洒。有的公交、出租车为避免刺激性气味,在人工喷洒完毕,往往再喷洒空气清新剂,以消除刺激性气味,殊不知,多种异味的混和,极易造成司乘人员的不舒适感。消毒水喷洒受时间限制,无法在行驶过程中进行抑菌消毒喷洒,那么消毒水的时效性大打折扣。一般的消毒水作用时间为30分钟,那么汽车行驶过程中新产生的或乘客携带的病毒病菌就难以达到抗菌抑菌灭菌的功效了。消毒剂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有的消毒剂本身具有毒、副作用,在杀菌消毒的同时,易给人体和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有的消毒水本身具有挥发性,如84消毒液、75%的酒精等,持续消毒杀菌的功效随时间推移减弱,杀菌消毒效果稳定性差。细菌对消毒剂的耐药性   消毒灭菌是控制感染的重要方法,随着消毒剂的应用,细菌对消毒剂逐渐产生耐药性是不可避免的。细菌对抗生素产生的耐药性可以通过测量最小抑菌浓度而获得,而细菌对消毒剂产生的耐药性与最小抑菌浓度(MIC)关系不大,而与致死效果关系密切。   细菌对消毒剂产生耐药性的机制主要是:细菌固有的耐药性,即消毒剂不能在目标位点达到足够的致死浓度,细菌芽胞和分枝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对消毒剂有天然抗性;细菌通过基因突变,获得质粒或转座子而具有耐药性。   因此,长期使用化学消毒剂极易产生耐药性,无法达到真实灭菌消毒的目的。我们认为:真实的优秀的消毒剂应当是具有无毒副作用、无刺激性气味、无挥发性、持久稳定、安全可靠、不产生耐药性、全方位广谱杀菌等优秀品质。四、新型抑菌消毒液——纳米银

纳米银的概念纳米银就是将粒径做到纳米级的银单质银。(1)纳米银是粉末状银单质,粒径小于nm,一般在25-50nm之间。(2)纳米银的性能与其粒径有直接关系。研究发现:粒径越小,杀菌性能越强。高端物理纳米银   比如:斌正纳米银是采用高端物理方法制取的10nm以下的银颗粒。我们知道,银的粒径越小,杀菌消毒的功效越强。纳米银的制取方法主要有化学、物理和生物三种方法,斌正纳米科技自行研发的纳米银物理处理设备,填补了国内物理制取纳米银技术空白,斌正纳米科技生产的纳米银颗粒粒径在2.5nm以下的占90%以上。

纳米银用肉眼是无法观察的,将极少量的纳米银导入去离子水中形成的胶体溶液---纳米银抗菌液。其粒径比细胞小~0倍,它很容易被吸收和排出体外,能迅速有效地抓住所有单一的细菌、真菌、病毒。它不同一般的抗生素,抗生素只能杀几种细菌不能杀病毒,纳米银能杀灭多种细菌和病毒,称得上是当之无愧的人体第二个“免疫系统”。

银作为天然的抗生素已有几千年,纳米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能在不到6分钟的时间内杀灭所接触到的有害细菌。

在抗生素泛滥的时代,生存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维护健康离不开药物,药物的毒副作用和抗药性不得不令人担忧。纳米银的出现改写了人类一直以来“是药三分毒”的千古定论,纳米银不仅无毒无害,对细菌病毒有杀灭作用外,还对创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纳米银胶体溶液

3、纳米银抗菌特点

纳米银抗菌相较于其他生物、化学消毒剂,纳米银可在数分钟内杀死多种细菌,广谱杀菌且无任何的耐药性,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细胞的生长及受损细胞的修复,无任何毒性反应,对皮肤也未发现任何刺激反应,这给广泛应用纳米银来抗菌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是最新一代的天然抗菌剂。

3.1广谱抗菌性

一种抗生素能杀灭大约6种病原体,而纳米银可杀灭数百种致病微生物。

3.2强效杀菌

纳米银可在数分钟内杀死多种细菌。独特的杀菌机理,使得纳米银颗粒在低浓度就可迅速杀死致病菌。

3.3渗透性强

纳米银颗粒具有超强的渗透性,可迅速渗入皮下2mm杀菌,对普通细菌、顽固细菌、耐药细菌以及真菌引起的较深处的组织感染均有良好的杀菌作用。

3.4修复再生强

促进伤口愈合、受损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去腐生肌、抗菌消炎加速伤口的愈合,减少疤痕的生成。

3.5抗菌稳定持久

纳米银颗粒利用专利技术生产,外有一层保护膜,在人体内能逐渐释放,所以抗菌效果持久稳定.

3.6无耐药性

纳米银属于非抗菌素杀菌剂:纳米银能杀灭各种致病微生物,比抗菌素更强,10nm大小的纳米银颗粒独特抗菌机理可迅速直接杀死细菌,使其丧失繁殖能力,无法生产耐药性的下一代,能有效避免因耐药性而导致反复发作久治不愈。

4.纳米银抗菌机理

4.1纳米银颗粒介于宏观物质和微观原子和分子之间,表现出特别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可以轻易地进入病原体;

4.2纳米银粒子尺寸小,表面所占的体积百分数大,表面的键态和电子态与颗粒内部不同,表面原子配位不全等导致表面的活性位置增加,具备了作为抗菌剂的基本条件;

4.3纳米银具有很强穿透力,能全面充分接触并攻击病原体,从而发挥更强的生物效应,具有安全性高,抗菌范围广,持续杀菌时间长等优点。纳米银的抗菌性能尤其对致病的的杆菌、球菌、丝菌的杀灭作用远远大于传统的银离子杀菌剂。纳米银微粒可杀死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致病微生物。

5、纳米银抑菌消毒步骤

第一步:纳米银颗粒与病原菌的细胞膜(壁)结合后,进入菌体;

第二步:迅速与氧代谢酶的巯基结合,使病原菌呼吸酶失活;

第三步:病原菌呼吸代谢被阻断,窒息而死;

五、纳米银新型抗菌液的应用

1、智能化公交车用空气消毒装置(效果图)

                       公交车智能消毒

2、公交车安装纳米银消毒机效果图

                     公交车智能消毒装置实                         密闭空间抑菌消毒器

小型纳米银喷雾消毒机(适用于出租车、私家车)

由斌正研发自制的纳米银车用空气消毒装置(以下简称:纳米银空气消毒机),改变传统的消毒方式,不限时段、智能化、全方位对车厢环境进行抑菌消毒。

3、纳米银智能化空气消毒机的优势:

3.1不限时段智能化喷洒。公交(出租车)在行驶过程中,不用避开人群喷洒,可设置每半个小时喷洒一次,每次喷洒10~20秒;安

3.2全、无毒副作用。纳米银抑菌消毒液经检测对试验对象无任何毒副作用,可用于人体本身抑菌抗菌,具有修复细胞、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

3.3杀菌、抑菌、消毒功效强大。纳米银消毒液由于银颗粒纳米级达到10nm以下,能快速有效杀灭有害细菌达多种。

3.4无刺激性气味、不挥发性和无耐药性。纳米银消毒液不含其他化学成分,有效成分为银颗粒,无刺激性气味,对细菌不产生抗体。纳米银消毒液与其他化学消毒剂相比稳定不挥发,遇火不燃烧,安全稳定。

3.5节省人工成本。

智能化喷洒,无需人工操作,节省人工成本。传统的消毒需要人工喷洒,采用纳米银智能喷洒装置能大大节省人工成本。有效防止汽车行驶中病菌交叉感染,保障司乘人员身心健康。传统的消毒方式需要避开人群,消毒杀菌时效性差,无法达到持续消毒的作用,乘客流动性大,极易造成病菌携带者与其他乘客的交叉感染。

六、市场规模、前景分析

根据中商情报网讯: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止年底我国公共交通车辆运营数达到了67.3万辆,其中广东省以辆排在首位,山东以辆排在全国第三。北京以辆排在全国第五,上海以辆排在全国第十。其中排在前十地区分别是广东、山东、江苏、浙江、北京、四川、河南、河北、辽宁和上海。

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年,全国城市出租车辆规模保持逐年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2.35%。近年来巡游出租车数量总体呈波动下降态势,年全国巡游出租车辆规模.16万辆,同比增长0.2%,客运量总规模为.89亿人次。

尽管城市轻轨、地铁网络日益完善发达,但乘坐公交和出租车仍然是人们出行最主要的方式,尤其是没有轨道交通的二、三线城市,公交和出租车仍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由上可见:针对公交和出租车车厢的杀菌消毒市场规模十分巨大,以出租车为例每辆车消毒成本按5元/天计算,年市场规模就在25亿以上;以公交车为例,按每辆公交车消毒成本10元/天计算,年市场规模达24亿以上;公交和出租车杀菌消毒市场总规模将达到50亿以上。在新冠病毒肆虐的时代,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杀菌消毒将常态化,为保障司乘人员身心健康,选择优秀的纳米银消毒液更为重要和迫切。

七、经济效益分析(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179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