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完52岁生日的马力祯,已经潜心“耕耘”加速器技术领域26年。马力祯年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毕业,在兰州电机厂工作四年后,于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并先后攻读硕、博,组织管理该所当时最大的研究室磁场机械技术室十余年。多年来,马力祯领衔团队以重离子加速器为中心,研究覆盖常规电磁铁、低温和高温超导磁体、磁场测量等领域。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磁体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以及近代物理所承担的两大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与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中的磁体系统设计与研发皆由该团队完成。该团队已跻身国内磁体研究及应用领域一流团队之列。年、年,马力祯曾两赴欧洲核子中心,深受震撼:乐观估计,国外发达国家的超导磁体研究、应用水平至少领先国内30年。“看完很受伤!”马力祯说,回国后立即着手组建研究团队,经过几年的发展和磨炼,目前是国内专业方向最完整、技术能力最强的团队。该团队不但完成了近代物理所内各项目超导磁铁的研制任务,还先后承担了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的国际反质子与离子研究项目,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放射性同位素束流装置项目、欧洲核子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亮度升级项目中各种类型超导磁体的研制、生产与测试工作。同时,还与国际著名超导磁体应用权威就超导磁体运行稳定性等国际前沿科学与工程问题展开交流合作。3年前,再赴欧洲核子中心,“我们已经可与国际权威超导磁体技术专家平等交流”。该团队目前正在开展一项填补国际空白的研发计划,力图以超导磁铁替代重离子治疗医用装置中的常规磁铁,可将原先占地五六亩的医用装置压缩至仅需一二亩,“以后无须为重离子医院,医院有平方米地下室,改造之后即可安装此装置,便于广泛推广应用,造福于民”。年11月起,马力祯承担了近代物理所产业化公司董事长职务,已主导签订莆田、武汉、杭州地区共3台医用重离子加速器项目合同。“去年制定所‘十四五’战略规划时,原定5年在国内推广10台医用装置,现在看来今年就可以签出10台的合同。”据介绍,碳离子治疗系统自年3月26日上市以来,治疗患者已超过人,治疗效果良好。马力祯参与其中的《碳离子治癌研究及大型肿瘤治疗装置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喜获年度甘肃科技进步特等奖。同时,马力祯带领产业化公司与各类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顶级高校签订逾20亿元非标加工合同,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高新技术发展和高精制造水平提升,引进、吸收了大批高素质人才,解决了部分低收入人群的就业。近年来,马力祯及其技术研究团队承担和参加国家“”、中科院重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等项目20余项;培养包括研究员、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在内的研究团队工程技术人员80余名(具博士学历者17名);已发表SCI等收录期刊论文近50篇(总论文余篇),授权国家专利20余项。马力祯曾获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三获甘肃科技奖。(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何燕)稿源:兰州日报来源:兰州发布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8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