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装置

2010年美籍白领制造菜鸟级恐怖袭击

发布时间:2022/9/24 21:11:40   

年5月3日23时45分,美国纽约肯尼迪机场,一架飞往阿联酋迪拜的航班,已关闭舱门向跑道滑行,却被时任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紧急叫停。一群警察和联邦探员冲上飞机,逮捕了一名巴基斯坦裔青年男子费萨尔.沙赫扎德。

可这位头戴墨镜,耳朵上别着耳麦的男人,一副很普通的“现代”纽约人派头,怎么看都不像制造纽约时代广场未遂爆炸案的嫌疑犯。可这个男人却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与美国人惯有的实用主义态度,表示愿意配合警方调查,供认自己所犯的一切罪行,完全就是关塔那摩囚犯中曼哈顿版本的圣战者。

原来就在3天前的黄昏时分,一辆深蓝色的尼桑“探险者”跑车开进纽约时代广场,停在了百老汇与西45大道的交叉路口,当日时代广场录像显示的时间是5月1日18时28分。

短短2分钟后,广场旁边一家T恤店铺的员工无意中发现一股浓烟,正从那辆尼桑车窗往外冒,甚至还看到车内冒出火光,隐约还能听到爆炸物燃烧的声音。

已在纽约干了十几年的“片警”维恩.拉提甘,当时正照例骑着警用摩托车在百老汇大街巡视。当拉提甘快到明斯考夫剧场时,突然被一个店员喊住了。拉提甘顺着店员的手看到路边停着一辆汽车,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竟有人胆敢在禁停区违章停车。

可当拉提甘走到车前,才发现这辆车没有驾驶员,可汽车钥匙却还插在点火锁内,而且后面车尾处还冒着白烟。就在拉提甘想进一步仔细查看时,突然听到汽车后备箱发出一阵“嘶嘶”的响声,同时还散发出一股浓浓的火药味。

周围的路人吓得四处逃散,拉提甘立刻意识到这绝不是一辆随意停放的汽车,车内冒出的白烟也不是烟灰缸冒烟那么简单。拉提甘透过汽车玻璃,又隐约看到车内有汽油桶与液化气罐,登时感觉后背冒出一层冷汗。他稳了稳神,果断掏出对讲机呼唤同事们帮忙疏散人群,然后请求警局立刻派消防队员以及拆弹专家前来支援。

此刻百老汇大部分剧院中的演出都正演到精彩处,看得入戏的观众们根本不知道剧院外惊魂动魄的一幕,就被中断演出的广播惊扰了好戏。短短一个小时内,大批警察迅速赶到,不仅用金属围栏封锁了时代广场附近区域,而且还清空了附近数栋住宅和商业大楼。

可当拆弹小组用一个机器人装置敲碎汽车玻璃,取出那套由汽油桶、液化气罐、计时器、烟花以及化肥组成的已经失灵的爆炸装置时,感觉有些啼笑皆非了,这个袭击者的水平太业余了。

原来袭击者所用的“原材料”太简陋,液化气罐就是人们日常家居聚餐做烧烤使用的普通气罐,还有充做火药的烟花就是孩子们的玩具,而所谓的定时装置竟然是廉价的闹钟,而且被充当爆炸物的几十公斤化肥,都是不含硝酸铵的化肥,根本就不会爆炸。

还有更关键的是袭击者虽然启动了爆炸装置,或许因为装置太简陋容易出现故障,竟很快就终止了工作。不然在熙熙攘攘的纽约时代广场上,即便没发生爆炸,只是制造出一个巨大的火球,也无法避免出现人员伤亡。

纽约这次很幸运,而且追查嫌疑犯的过程也很顺利。袭击者将不专业精神发挥到底,他自作聪明地刮去了汽车仪表盘上的识别码,却忘了汽车发动机上一样有车辆识别码,警察一样可以顺藤摸瓜找到他。

更何况袭击者在现场留下了太多实锤痕迹,不仅有头发、指纹等关键证据,甚至连自己租房的大门钥匙都落在了车里。还有更奇葩的是,袭击者本来在现场预备了一辆逃跑时用的汽车,可他竟将车钥匙一并丢在了那辆尼桑跑车里,最后不得不乘坐公交逃离现场。

这一切是怨袭击者行事太慌张?还是怨袭击者太业余呢?难怪纽约警方评论嫌犯时说,他制造装置时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虽然想尽办法隐藏行踪,可他留下的线索却比一个不戴面罩抢劫银行的家伙还多,估计除了钱包,他将所有东西都落在了车上。

一时间,像“菜鸟”、“业余恐怖分子”之类饱含调侃色彩的称谓不胫而走,让这件本该严肃对待的恐怖袭击事件徒增了几分戏谑色彩,以至于巴基斯坦塔利班宣布对此事负责时,美国民众都不相信这是他们做的。

而真正的袭击者也因其业余水平难逃法网。纽约警方兵分两路,一路开始对那些平时就能轻易弄到的材料来源着手调查,通过对附近出售这些物品的商店,以及时代广场录像的对比调查,将装扮成普通客户在宾州一家烟花商店购过物的沙赫扎德等4人列为嫌疑目标。

同时纽约警方根据车辆识别码寻找到这辆尼桑跑车的登记车主,查出了嫌犯购买此车时使用的手机号码,随即就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沙赫扎德。

随着沙赫扎德的身份大白于天下,美国民众惊呆了,此人可是美国国内培养的精英,他怎么会“堕落”成恐怖分子呢?原来出生于年的沙赫扎德,不是巴基斯坦普通百姓家的孩子,而是一位空军将军之子。

沙赫扎德出生在巴属克什米尔小镇莫赫伊布班达,是家中4个孩子中的老幺。父亲巴赫鲁尔.哈克曾任巴基斯坦空军副司令,官至副将(相当于两星上将)。年,哈克退役后又当上了巴基斯坦民航局的副局长,退休后在巴基斯坦西北地区经营一家农场,常住在白沙瓦。

可以说沙赫扎德家境优渥,从小就是养尊处优的官二代。年,时年19岁的沙赫扎德,刚刚高中毕业就赴美国留学了。不过沙赫扎德刚到美国时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成绩不是C就是D,甚至有时还有F,一年的学分才得了2.78分(满分4分)。

可尽管如此,沙赫扎德在一年预科学习结束后,还是得到了学生签证,不久就进入康涅狄格州的桥港大学读计算机应用专业。沙赫扎德依旧延续着学业平庸路线,但他还是于年和年分别取得了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系统的学士学位,以及工商管理的硕士学位。

沙赫扎德的学习成绩虽算不上尖子生,但其事业运不错。他通晓普什图语、乌尔都语和英语,除了喜欢电脑工作和运动外,也很喜欢与不同身份背景的人交往。所以他早在年就去著名的香水制造企业伊丽莎白.雅顿实习,并顺利入职伊丽莎白.雅顿,成为一名财务分析师。

也许正是源于这段实习经历,沙赫扎德顺利申请到了美国工作签证。因为美国当局在审查沙赫扎德是否有犯罪前科时,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处。

年,沙赫扎德在父亲安排下,与巴基斯坦裔女孩胡玛.米安结婚。胡玛.米安娘家住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郊区,她刚从科罗拉多大学毕业,就读的是商科会计专业。

婚后不久,沙赫扎德夫妇就在康涅狄格州谢尔顿镇,以27.5万美元价格贷款买了一栋三居室的房子,后来他们又生下了一双儿女。年,沙赫扎德因为这桩婚姻获得了美国永久居留权,年名正言顺地成为美国公民。在此期间,沙赫扎德还成功跳槽到一家市场营销公司,年薪升至8万美元。

在外人看来,沙赫扎德事业家庭双丰收,妥妥的美国中产精英。而且沙赫扎德留给外人的印象,也是寻常的白领模样。同事们眼中的沙赫扎德聪明斯文,邻居则认为沙赫扎德话语温和内向,虽然有时会穿着一身黑衣服出去跑步,但也挑不出什么明显缺点。

而沙赫扎德的“壮举”一传到远在巴基斯坦的故乡,整个小镇都沸腾了。沙赫扎德在乡邻眼中从小就是个淳朴善良的“好孩子”,他们一家人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全都是知书达礼的斯文模样。尤其是沙赫扎德还特别喜欢小动物,经常养一些诸如小狗、鹌鹑以及长尾鹦鹉之类的小动物。可就是这样一个外人眼中平平常常的好人,又是怎样走上恐怖之路呢?

沙赫扎德的朋友们曾发现,原本一直将胡须刮得干干净净的沙赫扎德,不知什么时候留起了胡须。朋友们问他留胡须是源于喜欢,还是宗教原因。可他却不置可否的避而不答。

后来沙赫扎德的堂兄发现他开始变得严肃、冷漠,遂怀疑他信奉了某种“好斗思想”,不然他也不会请求父亲同意他去阿富汗参战,以抗衡美国与北约军队。

其实沙赫扎德面对警方审讯时,曾说自己有一位精神导师叫安瓦尔.奥拉基。奥拉基经常在网络上鼓动反美,支持“圣战组织”,遂被称为网络上的本.拉登。奥拉基曾在幕后策划了多起恐怖事件,甚至其网站上也吸引了大量精通英语,且对圣战组织充满好奇心的拥趸,所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对奥拉基下达了追杀令。

奥基拉与沙赫扎德不仅都是在美国接受的高等教育,而且奥基拉学习城市规划的大学,正是沙赫扎德的妻子毕业的科罗拉多大学。所以沙赫扎德很可能与奥基拉有一定交集,又因相似的求学背景而更容易交流沟通,于是沙赫扎德在奥基拉的影响下,就有可能对美国霸权主义产生了反感。

沙赫扎德的房产经纪人曾发现其言语中,比别人更强烈地表达出了对布什伊拉克政策的不认同。当然沙赫扎德思想变化如此迅速,还有另一个因素就是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

也许经济不景气的重压下,沙赫扎德无力偿还房贷,感觉美国并未给他带来想象中的美好,遂进一步加速了思想的蜕变。年,沙赫扎德夫妇突然双双离职,并将此前购买的房屋断供房贷,然后在布里奇波特贫民窟租了一套房子暂时居住。

沙赫扎德告诉房屋经纪人,要求银行收回房屋,因为他想回巴基斯坦居住,以便照顾重病的老父亲。此后沙赫扎德回到巴基斯坦逗留了近5个月时间,在此期间,沙赫扎德曾到过巴基斯坦南部的卡拉奇,以及极端武装组织活跃的白沙瓦地区。

至于沙赫扎德到这些地方到底做过什么,人们无从知晓。只是再回到美国的沙赫扎德,已经从美国精英变成了充满仇恨的“恐怖分子”。

年2月3日,沙赫扎德回到美国后,又在布里奇波特租了一套公寓,然后开始着手购买物品,其中就包括那辆用来发动袭击的尼桑运动型跑车。沙赫扎德准备就绪后,就开车载着自制的爆炸装置,来到时代广场预备制造一起骇人听闻的恐怖爆炸袭击。

只可惜沙赫扎德的作案手法太低级,未能实现炸毁40人的预期目标。案发后,沙赫扎德并未选择逃跑,而是继续策划两周后再次发动一次袭击。直到5月3日,沙赫扎德出门买菜发现有人盯梢,才惊慌逃到肯尼迪机场。

沙赫扎德在前往机场的车上,通过电话预订了经迪拜转机巴基斯坦的机票,到达机场后用现金付款、登机,一路畅通无阻。其实早在5月3日12时,纽约警方就已锁定沙赫扎德,并将其列入的禁飞名单,但不知沙赫扎德为何能顺利登上飞机。

直到飞机进入滑行状态时,美国海关官员才在乘客名单中,发现了沙赫扎德的名字,遂在飞机起飞前最后一秒紧急叫停了航班。本以为已逃出生天的沙赫扎德,终以5项罪名被美国警方逮捕。

沙赫扎德被捕后,他与恐怖组织的关系也成了罗生门。纽约时代广场爆炸未遂事件发生后,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组织第一时间宣布对此事负责,但美国警方却否认巴基斯坦塔利班武装与此事有关,而沙赫扎德也坚称此事属于个人行动。

随着调查深入发展,美国与巴基斯坦警方调查人员,越来越认为巴基斯坦塔利班与沙赫扎德有牵连。可是巴基斯坦塔利班却突然改口否认招募了沙赫扎德,并坚称从未训练过沙赫扎德,他们完全不认识沙赫扎德这个人。

而沙赫扎德此时也突然翻供,说自己曾在巴基斯坦的瓦齐里斯坦,接受过制作爆破装置的培训。总之沙赫扎德是否有组织身份成谜,所以沙赫扎德并不高明的作案手法,到底是学得不到家?还是未经过专门培训?谁也无法确定。

年10月5日,沙赫扎德被判处终身监禁,不得假释。沙赫扎德貌似搞笑的操作,虽未给美国造成太大损失,但也给美国人敲响了警钟。

沙赫扎德站在法庭上接受所有罪名指控,并无一丝悔意。法官质问沙赫扎德:“难道你没有宣誓效忠这个国家吗?”

沙赫扎德直接回怼:“我宣过誓,但那不是真心话,你们做好准备,因为战争才刚刚开始…洪水即将泛滥,我只是一滴水而已!”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其实自9.11事件之后,美国国内的穆斯林,尤其是来自中东地区的穆斯林,都感觉到了来自周围的异样眼光。年,伊拉克战争打响后,近44%的美国人都承认,只要一提到伊斯兰教,无形中就会联想到“暴力”,以致许多来自中东的人都不敢告诉别人国籍。

沙赫扎德在美国是否遭受到了社会歧视,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很明显,就是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虽然有文化多元优势,但也意味着种种社会矛盾交错盘结,如果解决不慎就有可能使矛盾激化。

所以美国国内与沙赫扎德类似的“危险人物”应该还有很多。他们几乎没有前科,而且与恐怖组织的联系也不明显,以致反恐组织很少注意到他们的存在,由此沙赫扎德等人对于美国来说更危险,美国为此感觉无比紧张,只得加大反恐力度,以免落入“越反越恐”的怪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68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