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加速装置 >> 加速装置介绍 >> 生物制造小品种氨基酸企业,华恒生物布局新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申万宏源证券宋涛马昕晔)
1.华恒生物:持续成长的规模化生物制造领先企业1.1专注生物制造领域,规模化生产小品种氨基酸
公司是利用生物制造规模化生产小品种氨基酸的全球领先企业。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年,于年完成股份制改革,年在科创板挂牌上市。
自成立以来,公司就专注于小品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建成发酵法和酶法两大技术平台,主要产品包括丙氨酸系列产品(L-丙氨酸、DL-丙氨酸、β-丙氨酸)、L-缬氨酸、D-泛酸钙和熊果苷(α-熊果苷和β-熊果苷)等,可广泛应用于日化、医药及保健品、食品添加剂、饲料等众多领域。
公司丙氨酸系列产品生产规模位居国际前列,是全球首家实现厌氧发酵法规模化生产L-丙氨酸的企业,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年,工信部和工经联将公司L-丙氨酸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年,公司全资子公司秦皇岛华恒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产品产能持续扩张,业务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公司拥有秦皇岛、合肥及巴彦卓尔三大生产基地,秦皇岛基地以可再生葡萄糖为原料通过厌氧发酵法生产L-丙氨酸,年产能达2.1万吨,募投项目“发酵法丙氨酸吨/年技改扩产项目“在对原有生产线进行技改的同时新增0.5万吨产能,进一步夯实了公司在丙氨酸相关行业的龙头地位;合肥基地是公司酶法工艺平台,产品种类较为丰富,包括吨L-丙氨酸、吨DL-丙氨酸、吨β-丙氨酸、吨D-泛酸钙、吨α-熊果苷等。
年8月,公司投资建设吨β-丙氨酸衍生物项目,该项目投产的β-丙氨酸部分用于生产D-泛酸钙,部分直接外售,预计将于年全部投产;巴彦卓尔基地定位为公司大发酵平台,募投项目”交替年产2.5万吨丙氨酸、缬氨酸项目“目前也已建成投产,新产品L-缬氨酸的放量给公司带来显著增量。
此外公司还投资建设”年产1.6吨三支链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项目“,继续完善三支链氨基酸品种(L-亮氨酸、L-异亮氨酸、L-缬氨酸),扩大公司业务范围,并形成协同效应,目前项目装置已建设完成,预计将于年逐步投产。
布局发酵法丁二酸、PDO等产品,切入新材料领域大市场,助力我国材料行业向生物制造转型。
今年9月公司发布公告,与杭州欧合生物签署《技术许可合同》,欧合生物将其拥有的“发酵法生产丁二酸”的相关技术授权公司使用。10月28日,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用于“年产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及生物基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以及“年产5万吨生物基苹果酸生产建设项目”。
其中丁二酸最重要的下游是用于生产生物降解材料PBS,而PBS向生物基转化的源头则是其主要合成原料丁二酸向生物基转化,公司用绿色科技破解白色污染难题,有助于我国材料行业向生物制造转型。同时公司向产业链上游延伸,规划60万吨玉米深加工装置,实现核心原材料的自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持续增强公司竞争力。
此外,公司拟向智合生物增资,持有其25%的股份,并通过其他股东向公司委托表决权等方式拥有智合生物%的表决权,并实际控制智合生物。
智合生物拥有发酵法1,3-丙二醇(PDO)、发酵法玫瑰精油等技术,公司依托自身菌种迭代、工艺放大等经验,有望推动这些产品的产业化。
12月7日,公司发布公告,投资不超过4亿,建设“生物法年产5万吨PDO建设项目“。PDO作为重要的单体和中间体,下游主要产品新型聚酯PTT性能优越,有望部分替代PET/PBT等传统聚酯,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国内PDO进口依赖度高,公司此项目有望有助于解决PTT生产过程中的“卡脖子材料”问题。
公司股权结构清晰。
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郭恒华,截至年三季报,郭恒华女士直接持有公司19.84%的股份,并通过三和投资和恒润华业间接控制公司10%及3.19%的股份,同时其一致行动人郭恒平持有公司2.22%的股份。
此外,公司首席科学家张学礼研究员直接持有公司3.40%的股份。
股权激励计划绑定公司核心人才,助力公司长期发展。
年12月,公司向30名激励对象授予.10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0.95%。其中,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郭恒华、董事及首席科学家张学礼、董事及副总张冬竹、财务总监兼董秘樊义均获得10万股。这次激励计划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团队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使各方共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