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装置

汽车行业117页深度研究报告智能汽车,未

发布时间:2023/5/2 17:55:43   
克白灵苏孜阿甫片价格大概是多少 http://pf.39.net/bdfyy/bdfhl/140219/4340651.html?_t=t&ivk_sa=1024320u

(报告出品方:民生证券)

1百年汽车产业的重塑

汽车产业历经百年沉淀,已跨越“机械定义-硬件定义”的鸿沟,而在技术迭代下的“新四化”浪潮正推动其进入“软硬件共同定义”的智能化时代。作为继智能手机后,移动互联网浪潮下又一划时代的产物,智能汽车是人工智能、软件、半导体、汽车、新能源、通信等诸多行业集聚半个多世纪成果的“核聚变”,是下一个十年最大的科技浪潮,而在此过程中,无论是产业格局还是其价值链都将迎来史诗级的变革,同时其所孕育的投资机会也将会比10年前智能手机产业链更加惊人。

1.1透视分层结构下的主机厂困境

纵观汽车架构的发展,僵化的分布式构造使得产业链逐渐固化,并形成以Tier1为核心的链式结构,而其对主机厂的自主变革形成掣肘,局限性也逐渐凸显。当前传统主机厂仍面临着较多困境,唯有乘“新四化”东风“软化”自身,以打破传统产业链,并将其重塑为以主机厂为中心的多维网状结构,才有机会占据产业链变革中的价值制高点。

汽车发明之初,多由小型工坊自行制造、拼装而成,其仅具备必要的电气组件,直至福特汽车发动“流程革命”才使得规模化生产变为可能。此时,汽车产业尚处于“机械定义”阶段,即,其仍为各类元件拼装而成的机械产品,仅能凭借机械动力性能满足用户最基本的代步需求,无其他“附加”功能。而在该阶段下,主机厂通常凭借自身在机械设计、动力设备或生产工艺方面的积累独立生产,以形成独特的“产品竞争力”。

通信技术革命是驱动汽车从“机械定义时代”跨向“硬件定义时代”的底层支撑,消费者需求的井喷则从上层拉动产业实现跨代。在“机械定义时代”,汽车仅具备车灯等最为基础的电气设备,直至车载收音机作为第一款电子零部件装配至汽车,其才由简单的“机械产品”迭代为“机械-电子产品”。但随着媒体设备、排放电子模块等功能性模块的增加,ECU、传感器等电子元件的数量急剧增加,硬件成为汽车架构中最主要的部分。在此背景下,受制于单点通信方式的局限性,布线系统为实现各硬件间的信息传输,只能选择被动性的叠加,从而导致了装配成本过高、总重量超重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车载总线技术诞生,推出了CAN/LIN/FlexRay/MOST等多种标准的总线链路,并允许相关硬件在同一总线链路下,实现数据以及功能的共享与传输,从而有效降解了原有布线系统的复杂性,提升了数据的传输效率。至此,汽车进入“硬件定义时代”。

总线技术虽然从物理层面优化了汽车硬件配置的布局,但其仍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即,ECU数量的叠加导致支线链路复杂性不断提升,总线将不堪重负,从而引发车辆出现信息传输等多方面的故障。同时,软硬件的高度耦合使得主机厂无法自主进行软件迭代,Tier1供应商成为产业链中的核心角色。在“硬件定义时代”,主机厂受制于其自身研发能力的薄弱,同时考虑到包揽所有开发工作所带来的成本耗费,更多选择依赖于具备较强研发能力的ECU供应商。

但在分布式架构下,由于一个ECU对应一个功能,且往往带有嵌入式的软件系统,这就导致了在此阶段,汽车软硬件之间呈现高度的耦合。而相较于产品内在的变化,我们更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36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