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加速装置 >> 加速装置介绍 >> 来之不易的正增长疫情大考下的东北
新华社沈阳3月2日电题:来之不易的正增长——疫情“大考”下的东北振兴新答卷
新华社记者
在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在生产CT机(年9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初春的黑土地,冰雪渐消,万物萌新。
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在疫情“大考”中交上了一份振兴新答卷: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0.6%、2.4%、1%。
过去一年,屡遭疫情冲击,东北实现正增长的秘诀何在?新的一年,“十四五”大幕拉开,东北将如何开局起步?
力开顶风船稳住基本盘
在沈阳珠江桥附近,一辆从沈阳北站开往北京朝阳站的复兴号列车行驶在京哈高铁线上(1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东北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生产车间工作(年2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为华晨宝马提供汽车线束的德国德科斯米尔(鞍山)线束系统有限公司的工人在车间内生产(年4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姚剑锋摄
春节刚过,沈阳铁西区宝马新工厂项目的厂房里,水电等管线的铺设正在紧张进行,新厂房预计年5月建成投入生产。
危机中有先机,变局中开新局。疫情没有改变宝马扎根东北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心。
从年初至今,宝马在全球多地的工厂一度因疫情停摆。然而,宝马沈阳工厂却“马不停蹄”——年9月,宝马在沈阳制造的首款面向全球的纯电动车型亮相;11月,新车型在大连港发往欧洲……
“我们在沈阳也经历了疫情的挑战,但在地方政府帮助下,仅仅停工两周就全面复产了。”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魏岚德说。
年,面对疫情多次冲击,东北各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巩固住了企稳向上的势头。
投资,增势不减——
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2.6%、8.3%、3.6%。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职工在长春生产基地总装车间内进行装配作业(年4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许畅摄
几艘货轮在大连港大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港口内装卸集装箱(年9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姚剑锋摄
工人在哈电集团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作业(2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3月,世界知名化工企业利安德巴塞尔工业公司落子辽宁,以50%的股权比例入股总投资26亿美元的项目;4月,美国丝尔科公司与长春市政府、中国一汽集团签署了红旗S系项目合作意向书,预计投资亿元人民币……
进入年,大项目频频落地东北。1月19日,一汽奥迪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长春,首个工厂计划投资超过亿元;1月29日,韩国SK海力士布局大连,大力推进其对英特尔大连芯片厂的收购以及新投资项目……
工业,稳步向好——
数据显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8%、6.9%、3.3%。
年,一重集团利润总额、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60%、45.8%;鞍钢全年利润创历史最好水平,同比增长36.97亿元。
进入年,工业向上势头更稳。沈鼓集团订单满满,董事长戴继双说,企业在满负荷运转。本钢集团则交上了“开门红”的成绩单,1月份实现利润万元。
就业,保持稳定——
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城镇登记失业率均低于年度控制目标。
过去一年,辽宁省全面落实助企纾困政策,为各类市场主体减税降费亿元、提供低成本资金亿元;吉林省制定了50项举措,支持实体经济降本减负多亿元;黑龙江省累计新增减税降费.9亿元。
新就业模式也在生长。年,辽宁、吉林两省商品网上零售额分别增长18.1%和19.2%,其中就有不少新就业群体的功劳。
努力锻长板全力补短板
工人在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车间进行生产作业(年4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工人在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车间进行生产作业(年4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在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在进行生产作业(2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2月20日,黑龙江齐齐哈尔,在中国一重石化装置制造车间内,直径8米、长17米的巨型容器内,工人们紧张进行着焊接作业,相关产品要在6月前交货。
今年1月,一重利润总额、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63.2%和56.1%。
年,东北三省顶住冲击的背后是扬长补短、扬长避短,长板锻得更牢,短板得到拉长。
——“老字号”在做强做优。
汽车销售市场上,红旗车备受青睐。年1月,红旗品牌的销量达台,同比增长%。
在神舟、嫦娥、蛟龙等重大科技攻关中,均有“东北制造”的支撑。从高铁到航天,从工矿装备到核电设施,东北由大国重器撑起的工业脊梁坚实而有力。
年是不断进取的一年。
7月,沈鼓集团打造的国产最大万吨/年乙烯装置裂解气压缩机组氮气试车一次成功。
9月,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生产的逾吨的白鹤滩右岸电站首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转子顺利吊入机坑。
10月,时速公里跨国互联互通高速动车组在中车长客下线。
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被誉为“中国铝镁加工业摇篮”。公司董事长范云强说,东轻坚守创新,在神舟、嫦娥、天宫系列等国家重点工程中,独家生产了0多个规格的产品。
——“新字号”在加速成长。
年初,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仅用7天就推出了方舱CT,成为战“疫”神器;7月上旬,一口气发布了层全景多模态CT等7款最新产品……
过去一年,东北新动能趁势而上。
辽宁省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3.4%,家瞪羚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32%和38%。
“吉林一号”一箭九星海上成功发射。吉林省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分别增长46.9%和40.4%。
在黑龙江,新成立科技型企业1.3万家。哈工大多项技术支持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任务,研制的小卫星升空达20颗。
——为投资者破壁铺路叫响“好服务”
在长春新区,一个名为“长春新区企业高管”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