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加速装置 >> 加速装置介绍 >> 智能微投行业分析大屏时代序幕拉开,智能微
(报告出品方/作者:长城证券,罗江南)
1.技术:性价比方案催生智能微投,技术迭代创造降本空间
大屏显示内容的需求持续存在,科技水平进步则推动投影设备不断升级。现代投影仪技术基础与20世纪90年代的数字投影仪相似,以光机为核心器件,光机的光源、显示方案决定投影画面表现。随着低价、可供正常使用、且小体积的LED光源、单DLP显示方案组合出现,高集成度的智能微投应运而生。展望未来,在技术升级驱动下,预计激光光源存在潜在降本空间,同时LCoS国产替代有望解决DMD芯片成本痛点,行业有望迎来成本更低、画质更优的升级产品。
1.1光源与显示方案决定画质,性价比方案催生智能微投
大屏显示需求穿越百年,科技驱动品类升级。大屏显示需求自古以来长期存在,而投影设备是实现大屏显示最简易的方案之一。历史记载最早的投影装置为17世纪中叶的魔术灯(MagicLantern),采用蜡烛或油灯作为光源,将纸张图画放大投射。随着技术升级,投影设备在20世纪50年代采用亮度更高的灯泡光源,并引入胶片作为显示方案,通过快速滚动胶卷实现实现视频内容的播放。在数字化浪潮下的90年代,投影设备以数字内容为信号源,引入更为稳定的LED、激光光源,并以LCD、DLP或LCoS为显示方案,为投影仪品类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投影设备发展至数字投影仪阶段已基本形成以光机为核心的产品形态,使用场景也逐步分化出专业级、消费级的细分领域。在技术升级持续驱动下,多元场景渗透将不断拓宽投影仪市场空间。数字投影仪:奠定现代投影仪技术基础,深入多元场景拓宽空间。数字投影仪确定了“稳定光束+显示内容+对外投射”的显示原理,并以光机为核心器件。光机主要包含合光系统、照明显示系统、成像系统三个部分,工作原理是由合光系统将光源发射出的光线合成稳定的光束,再由照明显示系统在光束内集成播放的内容,最后成像系统负责将包含画面的光束对外投射。合光系统决定画面亮度、照明显示系统决定画面效果的工作原理下,合光系统与照明显示系统的素质对观看体验起决定性作用。
技术迭代驱动品类走向成熟,低成本智能微投打开渗透空间。技术进步解决光源和显示方案产业化难题后,兼具科技和消费属性的智能微投出现并加速向家用场景渗透。投影仪品类也随之逐步分化出专业级、消费级的细分品类,其中专业级产品使用场景包括影院、工程、商务等,而消费级使用场景主要为家用。整体上看,使用场景的纵深化带动投影仪市场空间高度拓宽。对于投影仪行业,光源与显示方案分别决定投影亮度与画面效果,对整体使用体验起决定性作用。行业发展早期核心模组售价高昂,在技术迭代后低价且可供正常使用的LED光源、单DLP显示方案组合出现,结合小体积的特性催生高集成度的智能微投。
光源:早期由于仅激光、高压汞灯可提供支持正常使用的亮度,故市场上的产品基本以激光或高压汞灯为光源。相较于昂贵的激光和高压汞灯,LED虽亮度表现较弱,综合考虑使用寿命与价格下是消费级投影仪更均衡的选择。而考虑到专业级投影仪对亮度要求较高,高压汞灯、激光光源仍具备较广应用范围。
显示方案:主流显示方案可分为LCD、DLP、LCoS三种,其中LCD应用最早,其三片式显示方案降本问题难以攻克从而导致推广受限,单片式显示方案又因亮度和分辨率过低难以满足大众投影需求。年DLPPico组件方案迎来重大突破,对比标准芯片组虽亮度上限偏低,但售价近乎减半,使得投影仪行业以相对低的成本实现中等的显示效果成为可能。
综合考虑画面表现效果及其稳定性、成本等因素后,目前高亮光源搭配3LCD或3DLP方案为专业级场景最优显示方式,其他类型显示方案替代性较弱。而家用场景对画面表现效果敏感度低于专业级场景,且家用投影与超大屏电视或平板存在一定竞争关系,因此价格优势仍然是发展关键。-年,随着更低价的DLPPico芯片组量产,LED、单片DLP显示方案搭载智能系统的智能微投问世。智能微投凭借低价易用的特性得以快速推广,市场规模稳步扩张。
1.2光源:LED为现阶段性价比之选,激光表现突出降本潜力明确
LED光源:兼具寿命和价格优势,仍是中短期最优解。LED虽亮度天花板较低,但在暗室环境中的表现已可供正常使用,且在使用时长和价格方面远优于其他方案,从而较大程度降低光源购置及维护成本。LED高性价比优势持续支撑市场份额,年我国使用LED光源的投影设备出货量为万台,同比增长16.67%,出货量市场占比超过85%。
激光光源:画面表现性能突出,专业级投影显示光源最优解。投影显示在综合考虑画面表现效果及其稳定性、成本等因素后为专业级场景最优显示方式,而由于光源亮度及其稳定性是投影画面呈现的基础条件,激光凭借亮度及其稳定性、色域、寿命等指标上的优势成为专业场景投影显示的光源最优解。
激光光源国产化成果初现,中长期看降本空间明确。在各类光源中激光在亮度及其稳定性、色域、寿命等指标上表现优异;并且在同等条件下,激光功耗更低,对智能微投降本具有正面意义。但现阶段三色激光器几乎被日系厂商垄断,短期产业化难题限制激光光源普及。目前我国蓝、红激光已具备较强竞争力。据公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