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加速装置 >> 加速装置市场 >> 研究解读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新基建
摘要:今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但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我国经济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在此背景下,“新基建”的建设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一、概念
“新基建”也就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个相对概念。区别于传统基建,新基建主要立足于科技端,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
二、出现的背景
以往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的是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水利设施等建设项目,它们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不过,在新的社会发展条件下,以往的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于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念应运而生。
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决策层强调,要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
由此,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个新名词,开始出现在国家层面的文件中。
三、内容
1、5G
是什么在推动5G的发展呢?5G的发展一方面是因为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以及全面覆盖商用,对下一代技术的研究讨论得提上日程;另一方面,移动数据的需求爆炸式增长,现有移动通信系统难以满足未来需求,急需研发新一代5G系统。
实际上,我国重点发展的各大新兴产业,如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企业上云、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等,均需要以5G作为产业支撑;今年由于疫情影响,全国人民开启了线上办公、网络教学,单单由此可看出,5G网络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对他的期望值都是居高不下的。
2、特高压
我国疆域辽阔,南北东西资源分布不均,经济以及人口分布也非常不均匀。由于我国西南等地的大水电站以及西北的大煤电站,期间相隔万里,此时特高压的作用无可比拟。
特高压直流输电具备点对点、超远距离、大容量送电能力,完美解决了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电力运输而且他还具备了输送容量大、送电距离长、线路损耗低、工程投资省、走廊利用率高以及运行方式灵活等等的优势。
3、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
同样是铁路,为什么城际高铁、城际轨道交通被称为新基建?主要是因为它们近年来吸收融合了我国一系列先进技术。把它当作新基建,是因为大部分新技术都是利用了信息技术或者自动控制的一些技术。
他能引领城市群发展,从年京津城际铁路开通以来,我国城际高铁、城际轨道交通建设遍地开花。这背后是我国城市群布局和架构日益完善;一个一个的城市群都是需要优质便捷的交通,那么城际高铁、城际轨道交通就刚好适应了新时代的发展而衍生出来。
他在联合各个城市群的同时,也带动了经济增长,从长远来看,城际铁路建成后,将成为城市圈的血脉,各种要素通过它自由流动,效率远高于其它交通方式,这对城市群发展意义重大。
就交通需求而言,中国的人口基数大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导致了每年五一、国庆、春节等时期,人口流动性非常大,万千人民开启归家之路。然而支撑这个的就是我国的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我国高铁、城规等交通技术,维护了万千人们思乡、归家的赤子之心,由此可见,它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4、充电桩
当下我国提倡集约节约,节省能源,绿色发展,提高能源利用率,新能源电车由此应运而生,新能源电车也需后期补给充电,所以随之而来的也是各个地区的充电桩充电站。
充电桩他相当于加油站里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能够适应各种充电方式,非常便捷。
另外,根据对电动汽车蓄电池充电时能量转换的方式不同,充电装置可以分为接触式和感应式。接触式充电的最大问题在于它的安全性和通用性,感应充电的最大优点是安全;如此便捷并且绿色安全的交通工具,是现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大数据中心
他主要包括了芯片的研发、服务器的生产、云中心的建设、信息化软件平台的开发、信息化项目建设、数据的人工/自动化采集、数据加工和应用、软件工具(PAAS)等等之类的产业,都可以归纳为大数据产业。
大数据的产生和技术的迭代解决了许多先前信息化建设解决不了的问题,先前几十年的建设主要的还是完成了信息采集和标准的工作,新兴大数据技术的出现让大规模的数据处理成为现实,也让新兴科技达到了一个新节点。
6、人工智能
主要表现为对人类语言的学习与处理,知识表现,智能搜索,推理,规划,机器学习,知识获取,感知问题,模式识别,逻辑程序设计,遗传算法人类思维方式等等,最关键的难题还是机器的自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塑造与提升。
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智能控制,通过智能机自动地完成其目标的控制过程,其智能机可以在熟悉或不熟悉的环境中自动地或人机交互地完成拟人任务。这一应用可以极大的降低人工成本,发挥机器善于运算的长处,使得系统更具有效率。
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去做更加危险更加费力的工作,大大降低了人类的负担和危险等等,人工智能可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这一新领域的开拓,极大程度上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然而,万事皆有利有弊。使机器有自己的思维是否会对人类自身产生威胁,这是人们需要考虑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只要正确运用人工智能,他给人们带来的将会是历史性的发展。
7、工业互联网
官方定义:工业互联网是链接工业全系统、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支撑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是互联网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拓展的核心载体。
对于平常人而言,基础设施、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核心载体,他们是什么,怎么会有这个,他能拿来干什么?
举个大家平时经常接触的例子,也许会更容易理解,淘宝店铺是怎么运营,怎么装潢的......并不是说所有的卖家都能去掌控的。于是,淘宝卖家平台提供了各种各样便捷高效的专业化APP,只需要卖家一键点击,即可将店铺一键装潢好,有此方便快捷还高效的技术,省时省力,对于寻常百姓而言,何乐而不为呢。
不局限于淘宝,世界上成千上万的制造业企业,那工业互联网就也像为淘宝提供专业化便捷高效的APP一样,也帮助制造业企业优化产业生产供应链、开展订单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等等。倘若我们推动工业互联网技术、产品、平台和服务“引进来”和“走出去”,加速工业互联网全球协同发展,我们就有可能掌握新一轮工业革命主导权,推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飞跃,这也未尝不可。
四、“新基建”在当下“爆火”的原因
1、是中国经济“杠杆”的支点
中国经济很重要的稳增长举措在于稳投资,而稳投资里面一个很重要的节点在于稳基建。
而传统基建投资的边际效益正在下降,需要推动“新基建”来优化投资结构,使短期刺激有效需求和长期增加有效供给相匹配。
2、与中国经济长期转型方向一致
据中信证券宏观经济团队分析:第一,“新基建”与高质量发展相关,聚焦点在于科技创新,包括5G建设、大数据中心等。第二,“新基建”与新型城镇化相关,聚焦点在于扩大城市圈的经济辐射能力以及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包括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等。第三,“新基建”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聚焦点在于“补短板”,包括公共卫生服务、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
3、巨大的市场需求
无论是5G基站建设,还是大数据中心,亦或者是工业互联网,每一个领域身后都是千亿、万亿、乃至数十万亿的大市场,投资潜力巨大。许多人都在紧盯着这块“肥肉”,以5G建设为例,中国信通院预计,到年,5G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1.2万亿元,带动的产业链上下游及各行业应用投资,将超过3.5万亿元。
更关键的是,5G建设还有助于培育繁荣互联网经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业,带动10几万亿产值的新经济,为中国抢占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高点奠定基础。
从这次疫情不难看到,整个中国经济“在线”进程迫在眉睫,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新经济一夜崛起,这背后也意味着对5G、人工智能等“新基建”的巨大需求。
后记
所谓:“国兴则家兴,民富则国强”,现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各类新兴产业的需求也在迅猛增长。而今众多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其背后离不开国家发展的需要,人们实际生活的需求,世界发展步伐的引领,以及国家在背后的支持。正因如此,即使全面开展“新基建”有许多不可预知的困难,我们还是要挤破头往前冲,只有掌握了高新技术产业,我国才能更加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