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加速装置 >> 加速装置市场 >> 2020年,第一场战争就要开始了
(一)
年,农历庚子年。第一场战争就要开始了。
最好的结果,密集的爆炸冲突和低烈度的代理人战争。
不那么好的结果,代理人战争愈演愈烈,最终美伊直接开战。
最糟糕的结果,在西方社交媒体上,“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上了热搜。
惊心动魄的事件,源于1月3日的一次斩首行动。若干年后回望,毫无疑问,这一天,是年的第一个转折点。
这也是漫长的一天。
1月3日凌晨,巴格达国际机场笼罩在一片夜幕中。一架私人飞机悄然从叙利亚抵达,在一行迎接者的簇拥下,一位须发皆白的汉子钻进汽车,准备离开。
一架无人机突然出现在上空,发射的“地狱火”导弹瞬间将两辆汽车炸成碎片,并引发熊熊大火,多人死亡。人们搜索残骸时发现,一名死者残肢的无名指上,戴着一个镶着红色宝石的银戒。
这个人最终确认,就是刚刚抵达巴格达的苏莱马尼少将——伊朗革命卫队精锐部队“圣城旅”最高指挥官。死者中,还有来迎接他的穆罕迪斯,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组织“人民动员组织”副指挥官。
谁干的?
在美国华盛顿,五角大楼随后宣布:美国发动了这次袭击,总统特朗普亲自下达命令。
几乎与此同时,在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度假的特朗普,罕见地发表了一篇无字推文,只有一面美国国旗。
一图胜千言,尽在不言中,特朗普果然是舆论引导高手。
在伊朗,事件震惊了整个国家。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亲自主持国家安全会议,据说这还是近20年来的第一次。他宣布,全国为苏莱马尼哀悼3天。
哈梅内伊发出了严厉的警告:那些手上沾满苏莱曼尼以及其他烈士的鲜血的人将得到严厉的报复。
这里,或许也可以套用特朗普此前的一句话:这不是警告,是威胁。
在中东这片土地,从来就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被斩首的苏莱马尼将军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在海湖庄园,特朗普随后又转发了一位女作家的社交媒体,上面这样写道:
苏莱马尼杀了名美国军人,苏莱马尼用简易装置炸死了成千上万人,苏莱马尼批准了对美国大使馆的攻击,他正策划杀死更多美国人……假如你抱怨他被杀,那你就比一个恐怖分子更恨特朗普。
特朗普不接受批评。
但在伊朗,却充斥着对他的仇恨。因为在伊朗人眼中,苏莱马尼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传奇英雄,甚至被认为是仅次于最高领袖和总统的第三实权人物。
甚至有报道说,这位传奇少将的民众支持率,甚至一度超过总统达到65%,年,他还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百大影响力人物之一。
他战功赫赫,曾从两伊战争的死人堆中杀出。那场惨烈战争,让伊朗丧失了万人,大批军官殒没战场,苏莱马尼却因骁勇善战被火线提拔。年起,他就担任“圣城旅”最高指挥官,一干就是21年,直到最终身亡。
在伊朗,“圣城”,特指以色列掌控下的耶路撒冷。将耶路撒冷从敌人手中夺回来,是这些伊朗军人的精神追求。
作为精锐特种部队最高指挥官的苏莱马尼,成为伊朗战后最杰出最有谋略也最出生入死的的将军。美国推翻萨达姆政权后,他迅速进入伊拉克填补真空,据说策动了反美国的游击战争。在伊拉克,美国总共阵亡了名军人,如上面所述,据说名就死于苏莱马尼之手。
叙利亚内战爆发后,他又亲临叙利亚指挥,在俄罗斯年出兵叙利亚之前,“圣城旅”是维护叙利亚总统巴沙尔的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此前年,以色列和真主党爆发战争。刚开始,在以色列猛烈打击下,真主党节节败退,苏莱马尼迅速前往黎巴嫩,指导真主党对以色列发动猛烈攻击,迫使以色列在蒙受重大伤亡后,不得不实现停火。
他成了伊朗在中东影响力的代名词。按照西方的说法,目前共有约1.5万名“圣城旅”成员在全球各地执行任务。
年8月,苏莱马尼还向特朗普喊话:“如果你挑起战争,终结战争的将是我们”。
尽管很多人也翻出旧照。在照片中,我们可以发现,就在几年前,苏莱马尼还和美军在亲密打着招呼,双方并肩作战,共同对付“伊斯兰国”。
现在,一切都变了。
在华盛顿,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宣称,对苏莱马尼的斩首是必要的,“什么都不做后果太严重,情报部门做出了评估”。
但报复显然也是必然的,美国人风声鹤唳。
1月3日,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发布紧急命令:美国公民应尽可能,通过航空线路离开伊拉克,如果不行,就通过陆路前往其他国家。
意思很明确,一定要赶快走,如果最快的方式不行,其他什么方式都可以,不走太危险。
大使馆还特意提醒:使馆所有业务都关闭,任何公民不要靠近使馆。
使馆,现在比哪儿都更危险。
与此同时,五角大楼随即下令:第82空降师迅速集结,军人迅速部署到中东。
此前,在美国驻伊拉克使馆遭到围攻后,特朗普已经下令,立刻增兵人。
战争似乎一触即发。蓬佩奥还给德国等多国外长打电话,通报情况,协调立场。
1月3日,在北京,有记者提问:当地时间1月3日凌晨,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部队指挥官苏莱马尼在伊拉克巴格达机场空袭中遇害。美方证实发动了此次袭击。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这样回答:
我们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