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加速装置 >> 加速装置市场 >>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怀柔这10年怀柔
怀柔科学城
这座倡导“科学+城”理念的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已经走入第六个年头
随着一个个重点项目
封顶、竣工,大科学装置进入试运行
一批批科研人员入驻
科研项目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怀柔科学城正翻开加速建设的崭新篇章
在怀柔科学城长城海纳硬科技加速器园区的智能化玻璃温室内,一株株水稻长势喜人,实验室主任孟钊红和她的同事们亲切的称呼这种产量倍增、根系发达、光合能力更强的植物为“超级植物”。据了解,这种超级植物是通过引入一种植物没有的动物蛋白,从而对植物RNA修饰产生变化所诞生的。
北京新科睿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主任孟钊红
“这个核心技术就叫RNA表关遗传修饰。它是通过一种媒,使RNA去甲基化,来提高各种MRNA表达,主要是这个技术起作用,这个专利是咱们国家自有专利,而且是世界首创的。”
基于该项应用到植物育种领域的新技术,水稻单株产量实验室内增加3倍,田间增产50%;土豆田间产量增长50%,这种技术的成果又先后在其他植物品种上得到验证。
北京新科睿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主任孟钊红“主要是增产和生物量提高,目前我们把它转到生产性品种里面,再不断从里面选择表现优良的株系,进行后续育种。接下来做到大豆,玉米,还有油菜,试更多品种,更多种类,目前我们已经计划了20多个品种。”
“超级植物“的诞生和这一新型育种技术的普适性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看准这项新技术,入驻长城海纳硬科技加速器的北京海创产业技术研究院正推进这一成果进一步转化落地。
北京海创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丁洪“这项技术也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有学者说可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也可能有助于气候变化。我们认为最先在怀柔区政府的支持下,超级植物一定能给中国甚至全世界的农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这是我们一直致力于推这项技术的重要动力。”
长城海纳硬科技加速器是于今年四月正式开园的,首批就有13家聚焦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项目的企业集中入驻,为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硬科技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望过去
怀柔科学城迈出的是
一个又一个坚实的脚印年9月,国务院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指出要统筹规划建设怀柔科学城,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批复《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怀柔科学城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承载地,要建成与国家战略需要相匹配的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
随后,国家和北京市在怀柔科学城布局的5个大科学装置和24个科技研发平台加快建设。进入年,怀柔科学城“科学+城”城市框架扎实起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成效初步显现。同年,中科院物理所怀柔园区投用,园区内的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成为了怀柔科学城首个进入科研状态的大科学装置。
此后,随着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等2个大装置、5个平台建成运行,怀柔科学城全面进入建设与运行并重的新阶段。“聚人气,聚科研气”良好态势逐渐形成。
北京海创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丁洪“有这些科学设施、大科学装置,自然就吸引世界一流的科学家来这里建设,工作。自然会辐射到下面的高科技,甚至是产业,现在是越来越体现这个,经常是最前沿的科学领域也是最前沿的产业技术,所以我相信随着怀柔的科学发展,必定带动怀柔乃至周边的这些产业的蓬勃发展。”
当前,怀柔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加快培育,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企业已达99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33家、瞪羚企业36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到家。年,怀柔科学城还将围绕科技设施集群及运行管理等9项重点任务,安排推进77项重点项目。
“成绩单”令人自豪
“任务书”催人奋进
未来
怀柔将继续坚持科学城统领“1+3”融合发展
昂首阔步向更加有活力
有温度的“科学+城”不断迈进
让我们共同期待
怀柔这片“科学沃土”结下更多硕果
谱写新的壮丽篇章
资料来源:怀柔融媒记者韩轩高宇晴
编辑: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