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加速装置 >> 加速装置前景 >> 合肥西北,崛起一座城
春到合肥,每天都有新变化。
从东部新中心到西部运河新城,从骆岗公园到新桥科创示范区,处处涌动着蓬勃生机与活力。
伴着融融春光,走进城市西北,“国之重器”在这里发出“赫赫之光”:
4月12日21时,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成功实现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
新的世界纪录,举世瞩目!
这片19.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座未来大科学城正加速崛起!
大科学装置是开展基础研究的利器,科学城则是其重要承载空间,建设科学城已成为一个地区乃至国家赢得未来的制胜之道。
环顾国内先发城市,北京怀柔、上海张江、深圳光明等均已强势入局,吹响科学城建设号角。
放眼国际,美国斯坦福科学城、日本筑波科学城、德国阿德勒斯霍夫科学城……都成为大学、科研机构和产业创新资源的集聚地。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举全市之力,合肥正打造世界一流未来大科学城。这座城,究竟是什么样的?
天鹅湖春色正好。李中蒙摄
一
四月春暖,驱车行驶在崭新宽阔的三国城路上,穿梭于新绿繁花间,扑面而来的清新之气,让人心悦神怡。
不同于城区道路的喧嚣与繁华,三国城路幽静而雅致,透露着几许神秘。独特的气质,并非与生俱来,而由未来大科学城赋予。
三国城路本不叫这个名字。三十岗乡风景村党总支书记王林说,它过去叫环湖北路,这个湖便是董铺湖。
南濒碧波荡漾的董铺水库,北依蜿蜒秀丽的滁河干渠,三十岗乡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这与大科学城秉持的“生态”理念不谋而合。
三十岗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全媒体记者张正朋摄
时针拨回到年1月,合肥获批建设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未来大科学城与国家实验室核心区、教育科研区、规划发展区,共同构成中心的空间载体。”市自规局副局长张骏说。
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一极,未来大科学城的规划设计几经优化。年5月,市规划委员会第三次主任办公会议研究并原则同意规划设计方案,决定在庐阳区三十岗乡中部和长丰县岗集镇南部环境最优美的区域,规划建设未来大科学城。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城市设计中心主任卓伟德,全程参与了大科学城的规划设计。在他看来,合肥未来大科学城突出林田绿野特色,在保护生态和农业空间基础上,将科学装置与科研单元镶嵌在连绵的林田绿野之中,可以为科研人员带来诗意的四季景象。
让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科学中心与基础设施处处长张寿彪印象深刻的是,未来大科学城在科研、生活场所周边,保留了长7公里、宽米的耕地林地。他说:“合肥因地制宜,因势生景,就是为了让科研人员放松身心做科研,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用心。”
“努力实现科研‘圣地’、农田耕地、旅游胜地相得益彰,让科研人员在田园诗意中思考科学问题,在鸟语花香中激发科创灵感。”这是合肥建设未来大科学城的初心与坚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开展基础研究,不仅需要适宜的科研环境,更要建好用好大科学装置。目前,合肥已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12个,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较为集中的城市之一。
董铺湖畔,科学岛静卧在碧波之中。岛上,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等频频刷新世界纪录。与之相邻的三十岗乡,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园区(BEST)等项目正加速推进。
“大科学装置集聚度如此高,未来大科学城在国内是第一家,国际上也不多。现在看来,安徽、合肥的规划眼光很长远。”张寿彪说,科学岛现有装置将与未来在庐阳区三十岗乡、长丰县岗集镇建成的大科学装置连成一片,形成装置集聚区,让装置之间互通互用,推动一些关键共性技术更好发展。
“未来大科学城是合肥五大片区之一,具有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重要地位。”张骏介绍,合肥坚持“科技、安全、生态、国际化”设计理念,对规划进行了多轮论证,对细节进行了多次推敲,经过三年设计与实施,未来大科学城正“拔节生长”。
年4月12日21时,正在运行的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取得重大成果。(科学岛供图)点击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8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