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加速装置 >> 加速装置前景 >> 山东地炼又有新动作借力网拍加速退出
经济导报记者刘勇 “我们的(设备)应该会在5月份上拍,还有几家公司一起上拍,具体时间待定。”4月6日,山东一家地炼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在电话中告诉经济导报记者,“此事已全权委托给了青岛的一家公司负责,到时候可以看看。”该负责人所说的要“上拍”的,是4家炼厂的炼油设备,都是山东地区的落后炼化产能。而这并非山东地炼第一次通过网拍处理。就在上个月,东营一家地炼企业的设备拆除装置在一家拍卖平台上拍卖,起价约12.6亿元,不过该拍卖因疫情原因暂时搁置了。 近几年,山东省通过多种手段持续推动落后炼化产能退出与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指出,在今年高油价背景下,山东地炼落后产能或将进一步加速退出。 直接报废有些浪费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虽然上述东营企业挂怕的设备起拍价12.6亿元,但实际设备原价值为亿元,折旧评估后约为60亿元。这批设备包括万吨/年原料预处理、8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及配套工程、80万吨/年焦化项目等。此外还有一组,其中包括3套原料预处理装置、2套重油催化裂化装置、2套油品升级改造项目装置。 山东一家地炼企业的副总经理周峰告诉经济导报记者,这种方式比较新颖,不排除以后公司也会这样操作。“这些设备和以前为了获得原油使用权而淘汰的设备不太一样。当时的设备的确是落后产能,直接就地拆解报废。而现在的设备还比较新,有些还可以使用,直接报废有些浪费。” 在周峰看来,首先是石油炼油设备并无使用年限要求,并非报废品,而且企业的设备有着严格的质检规定,每年都有环保、质检的检测,确保使用运行正常。“此次设备淘汰是因为该公司整体搬迁,从市区搬迁到城外新园区,并进行了整体设备和各项环保标准的升级改造。”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该批挂牌的设备,最新的装置为年购入,实际使用期还不到3年,各项性能指标都十分正常。 周峰告诉经济导报记者,最近几年,山东地炼淘汰落后产能的速度明显提升了。“从年开始到今年年底,将淘汰10家地炼企业的落后产能,涉及产能为万吨/年。”据了解,年,山东淘汰了4家地炼企业的落后产能,年产能为万吨;年淘汰4家企业的落后产能,年产能万吨/吨。 年10月底,山东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七大高耗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中提到,“力争到年,将位于城市人口密集区和炼油能力在万吨及以下的地炼企业炼油产能进行整合转移;到年,将万吨及以下地炼企业的炼油产能分批分步进行整合转移,全省地炼行业原油加工能力由目前的1.3亿吨/年压减到万吨/年左右,成品油收率降至40%左右”。 年9月,山东省颁布《关于推进全省地炼企业产能整合转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首次对地炼产能的退出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细则。该方案明确提出了产能置换标准为不低于1:1.25的减量目标。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加快淘汰低效落后产能,开展用能预算管理,整合退出地炼产能万吨、焦化装置产能万吨。 高成本低利润倒逼优胜劣汰 在周峰看来,除了行政手段外,市场也在优胜劣汰。 “这两年,地炼分化很明显。有两权的企业,开工率基本都比较高,盈利水平高。相反,规模以下(万吨)同时没有两权的地炼企业,开工率都比较低,而且原料成本偏高,受消费税收紧影响大,已处于亏损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装置检修、停产成为常态,地炼企业相继破产倒闭。” 周峰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今年国际原油价格飙升,其中WTI原油价格一度创下8年以来最高水平,超过美元/桶。在此背景下,国内炼厂端压力陡增,利润大幅收窄。一些炼厂不得不降低开工率,有的甚至已经出现亏损。“此次国际原油价格攀高暂时不会对下游需求产生明显打压,但若油价长期走高,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将会逐步显现。” 截至3月23日,山东地炼一次常减压装置平均开工负荷52.56%。截至4月6日,山东地炼一次常减压装置平均开工负荷48.74%。对此,卓创资讯的分析认为,由于炼油利润一般,加之出货不畅,部分炼厂下调了负荷操作。 “高成本低利润下,地炼企业相继推出检修计划规避风险。”周峰表示,“未来他们也会适时推出检修计划规避风险。” 而尚能、天弘计划于4月开始装置检修。预计山东地炼一次常减压开工负荷或继续下行。 山东另外一家炼厂的原油事业部副部长张德强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今年国际油价飙升,地炼企业原料成本增加;同时,随着市场管理越来越规范,地炼企业进口原油的难度加大。“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行业内一些规模比较小、抗压能力比较差的企业,会加快退出节奏。” “通过市场的外力,将推动加速退出,让真正有市场竞争力、管理水平高的企业生存下来,从而推动整个行业高质量发展。”行业观察人士高强说道。 在高强看来,当前国际油价高企,炼油企业压力非常大。若高油价一直持续下去,一些炼化企业或将处于破产的边缘。“高油价相当于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淘汰落后炼化产能。行政手段叠加市场之力,那些产能落后的、缺乏油源的、产品质量低劣的炼化企业无疑会进一步加速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