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加速装置 >> 加速装置市场 >> 逐梦科研重器期待零的突破
年年末,中国科学院两大科学装置——强流重离子加速器(HIAF)和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的项目总部区工程,在惠州市开工建设。随着两大科研“重器”的建设,未来惠州将吸引名科学家聚集。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定位之一。围绕创新驱动发展路径,珠三角城市各显神通——以南沙科学城为代表的一批“大院大所大装置”在广州聚集,深圳形成“6个90%”的创新生态,佛山以民企引领制造业技术革新;东莞、江门也建成了散裂中子源、中微子实验装置等“国之重器”……
与兄弟城市的高歌猛进相比,中山的创新引擎显得不够有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科学工程项目的缺失、高水平大学建设缓速、薄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科研基础设施、缓慢的科研投入增长、短缺的高端创新人才,让中山的创新突围任重道远。
沉舟侧畔,千帆竞发。在科创领域有过高光时刻的中山,为何被时代的步伐抛在了身后?
南方日报记者余秋亮何伟楠
热闹的珠三角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珠三角是全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发展纲要》发布以来,肩负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使命,珠三角城市群呈现出有力的创新脉动。
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康奈尔大学和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联合发布的《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广州在全球创新集群百强的排名连续3年大幅上升,由年的63位提升至第21位。
与中科院签约共建广州南沙科学城、中科院广州明珠科学园,再生医学与健康、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4家省实验室加速建设,建设冷泉生态系统、动态宽域飞行器试验装置、人类细胞谱系、极端海洋环境综合科考系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年,在“大院大所大装置”引进上持续发力的广州,正谋划打造珠三角大科学装置指挥中心。
重剑无锋,低调的广州已成为原始创新研究的高地。目前,广州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0家,占全省的69%,同时有省重点实验室家、市重点实验室家,金字塔形的实验室体系已形成。
目光移向珠江口东岸。曾经,“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创造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奇迹。如今,平均一天58件发明专利的“新深圳速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创新活力。
深圳的创新生态中,超过1.4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其中,“6个90%”为外界所熟知——深圳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
近年来,深圳的创新支撑体系,更是呈现出全球高精尖科研力量汇聚的趋势。去年,空中客车(中国)研发中心、波士顿咨询亚太数字中心、埃森哲深圳全球创新研发中心等一批国际知名的研发中心落户,3家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成立,光明科学城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等大科学装置开工建设,锐意进取的深圳,正加速迈向全球创新创业创意之都。
在刚刚宣布GDP过万亿的佛山,企业同样成为创新的主角。“制造业的胜利”,也是创新的胜利——美的、联塑、海天、东鹏陶瓷等企业名字,频频出现在省市级的科学技术奖榜单中。通过创新,“夕阳行业”也能走出“朝阳企业”。
在东莞、惠州、江门,被誉为“国之重器”的大科学装置则成为城市创新的有力支撑。其中,东莞继中国散裂中子源落户后,宣布启动东莞中子科学城建设;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HIAF)和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加快建设;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年建成后,将代表我国抢占世界中微子研究领域的最前沿。
从企业到“大院大所大装置”,从行业技术革新到与世界最前沿的科技对话,珠三角城市在融入全球创新一体化的进程中,一派热火朝天。
中山的渴望
在周边城市科研重器加快崛起之时,中山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同样显得有些寂寥。
年中山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公布的一组数据让人惊讶:年,中山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数量从11家减少到9家,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收入降幅超过42%;高校向企业转移技术成果项,比年减少了项,降幅超过37%。
同期,曾经同为“广东四小虎”的东莞,上述两项指标分别增长18.68%、23.12%。
具有政府背景的研究与开发机构数量也多年未出现增量。根据广东统计年鉴历年数据,中山市政府部门直属的研究与开发机构数量已经多年保持为3个。年,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中山市这一数字并列末位。
即便是中山创新动能最强劲的火炬开发区,放在珠三角来看也显得乏力。根据《中国火炬统计年鉴》,年中山火炬开发区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为26.62亿元,低于珠三角平均值的.82亿元,仅为深圳的1/15。当年火炬开发区的高企数量个,仅为整个珠三角高新区高企数量的4.6%。
已见诸报端的不少分析文章指出,火炬开发区乃至中山市目前面临的创新困境,在于高水平学校数量和质量不够、对高端科研人才吸引力不够,也存在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科学工程项目缺失、大科学装置无一在此布局。
回看上世纪90年代,即使是在更薄弱的科创底子上,中山火炬开发区凭借灵活的机制,创下了一个个高光时刻。
据《中山火炬开发区改革开放实录》记载,在年正式获批成立后,面对“无高新技术基础”的困境,中山首先想到“借脑”——与北京高新区达成合作协议,引进了首批高新技术企业。
年初,中山出面运作,在该市召开了教育部属36所重点高校支持高新技术发展、促进高新技术转化的会议。会后,包括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分别把科研成果数字程控交换机、无线寻呼机、单克隆抗体等生物试剂等大科研项目落户中山,由学校派出科研团队带来成果,中山提供起步资金和厂房宿舍,合办公司。
这吸引了大批专家、学者到中山创新创业,成为彼时火炬开发区甚至整个中山科创和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可惜的是,当年燃烧的熊熊创新之火没能延续到今天。21世纪初期,火炬开发区发展仍顺风顺水,但到近5年,后劲不足的疲态接连显露。中山市政府也坦承:正面临“以镇区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难以为继,对高端要素的吸引力和承载力不足”的问题。
年,中山市科技大会对此问题做了进一步说明:“弱中心、强镇域”的发展模式,让中心城区未能集聚足够资源进行集中建设,缺乏留住创新型和专业管理型人才的吸引力;而镇区建设水平不够精细,公共服务水平不高,亦难以承载高精尖科技项目与高层次人才,导致中山市的创新发展格局很不平衡。
相比之下,同样曾面临过“难以为继”问题的深圳,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便开始为创新资源的发展做了诸多努力。例如,年成立全国第一家为解决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设立的“高新投”,年成立专门从事创业投资的“创新投”。21世纪初,又成立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担保的“中小担”等。为吸引创新人才,自年开始,深圳市领导率团到海外招揽人才,开创全国先河。同时,先后出台了多个吸引和服务人才的政策。年起举办的高交会,现已成了“中国科技第一展”。
“重器”的选择
科技创新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难以立竿见影。在中山,变化正在发生。其中最令人期待的,莫过于中山的科研“重器”有望实现零的突破。
从年5月到去年上半年,中山市相关负责人曾多次前往四川,到中物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开展调研,推动中山市政府与该中心就光子科学技术研究和产业应用展开深入合作。去年3月28日,项目正式签约。
去年10月召开的光子科学前沿研究研讨会上,中山公布了该项目的建设蓝图——围绕“发现科学”和“应用科学”两大主线,最终冲击人类创造激光功率密度的极限,研发打造PW级超高峰值功率激光装置。
对于一座城市的发展来说,专注基础科学研究的大院、大所、大科学装置能起到什么作用?
以拥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的东莞为例。该装置自年正式运行以来,围绕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取得了多项成果,包括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结构、高强合金、金属玻璃、磁性薄膜等。
对东莞来说,该项目更大的意义,在于其对产业转型和城市能级的提升。
围绕中国散裂中子源,东莞正在松山湖片区打造中子科学城。从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来看,大科学装置的人才集聚、技术溢出等效应,将对东莞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产生强大的辐射带动,打造高新技术源泉和高新技术产业摇篮,大大提升地区整体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而东莞的城市标签,也有望从“制造强市”变为“科创之城”。
再看中山光子科学中心。根据规划,该中心构建的“发现科学”主线上,对输出能力为2×10PW的超短超强激光装置的研发,将为先进激光技术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应用,提供巨大源动力。在“应用科学”的发展主线上,中心也将致力于研发面向先进超强辐射源技术与应用的高峰值功率、高平均功率和高重复频率激光技术,孵化面向先进制造、先进材料、生物医药和光学光电等领域的先进仪器与装备,孵化支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一流的技术与产品。
蓝图很美好,那么,中山为承接这一科研重器做好准备了吗?
目前,中山的光电产业规模达到亿元至亿元,LED照明、高难度的光学显示镜头等主导产品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优势竞争力。但从整体上看,该产业仍存在科技含量不高、产业链相对低端、优势集中在传统光源等短板,而更为高端、附加值更高的激光产业方面,中山的基础较为薄弱,承接科研重器的高端科技产出的能力,目前还需要打一个问号。
对于城市来说,大科学装置的落户并非一劳永逸。如何规划周边配套,用好这张“科技名片”,解决城市发展内生动力的问题,推动中山跟上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脚步,更考验中山人的智慧和魄力。
蓝图已经绘就,中山如何行动,拭目以待。
启示录
广州:“大科学”布局带动产城发展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广州去年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广州段)为主轴,优化“三城一区十三节点”空间布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与中科院共建南沙科学城和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冷泉生态系统、人类细胞谱系等大科学装置纳入国家方案。
瞄准国家大科学装置、大院大所等重点项目,广州的“大科学情结”,能给中山带来哪些启示?
打造珠三角大科学装置“指挥中心”
基础研究是创新链条的起点,是技术创新的源头支撑,是产业走向高端的根基。
年3月,广州市政府印发了《广州市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年,广州力争筹建国家实验室1家、组建广东省实验室3家、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5家以上。积极争取国家、省在广州市布局更多国家、省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学装置、高水平研究平台,并且推进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
“广州正在谋划中科院珠三角大科学研究中心建设,打造珠三角大科学装置‘指挥中心’。”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局长王桂林表示,广州将聚焦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两大关键点。
与中科院的深化合作,成为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路径。年5月6日,广州市与中科院签订协议,共建广州南沙科学城和中科院明珠科学园,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承载区和先行启动区,并以明珠科学园建设为牵引,重点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沿交叉学科平台、成果转化中试应用、科教融合等四大功能区。
除了以“中科院系”为代表的基础研究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创新型研发机构,广州还聚焦国家战略和省市优势领域,建设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省实验室,使之成为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和原始创新重要的策源地。以培育创建国家实验室、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为目标的省实验室目前已达到10家。其中,广州牵头或参与建设的有再生医学与健康、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共4家省实验室。
在着力构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平台方面,广州聚焦深地钻采探测、海洋科学研究、太赫兹科学探索、空天科学技术等国家战略领域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力争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大科学也要落地转化
一座城市所拥有的大院大所大装置数量,并不仅仅是一个单纯体现科技创新水平的指标,它更是一种不可复制的稀缺资源——这些创新要素,可以变成一座城市的高端智囊团、广泛“朋友圈”,甚至是得力“同盟军”。
正因为如此,要打通“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生态优化”创新发展全链条的广州,将重要的精力放在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上。通过引进更多大院大所大装置,加强基础研究,瞄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专注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强化战略科技力量。
去年,广州在核心技术攻关上取得明显进展:突破了飞行时间质谱仪器、电磁屏蔽膜、复印机有机光导鼓制造等一批关键技术,研发全球首个31寸UHD顶发射印刷H-QLED样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天基信息服务系统“黄埔一号”卫星载荷发射成功……关键核心技术领跑、并跑的比例越来越大,正逐渐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
创新资源只有和产业对接好了,创新资源集聚的优势才能够发挥。面对科学研究与产品开发之间的沟壑,广州一直坚持从科技成果转化等环节努力尝试跨越、破题创新发展。年,广州技术合同成交额.02亿元,在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位居全省第一。
专家认为,从人才的集聚,到技术的突破,再到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大院大所大装置所能有效促进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构建起成熟的区域创新体系。
来论
推动产学研,中山怎出招?
乡音
近年来,中山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特别是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主动对接香港、澳门高等院校资源,支持高校在中山设立研发中心,推进科研成果在中山转移转化。
这一工作虽然实现了一定的创新资源积累,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产学研合作整体层次不高、覆盖面不广、创新资源不足、创新平台对产业支撑能力有限,中小微企业吸收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的能力与动力不足,远不足以支撑大湾区新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
我认为,推动产学研合作,中山还要下好以下几步棋:
首先,要进一步激发企业的产学研主体活力。
一是突出产学研合作中企业的主体地位。只有建立健全由企业牵头实施应用性重大科技项目的机制,重点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才能让企业具有产学研合作的主导地位和能力,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二是鼓励企业加大RD的投入力度,加强研发机构建设,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二次开发能力。
三是主动协同广深港高校院所科技资源与中山企业开展“研发代工”合作,支持科技研发机构针对中山企业的特定技术需求,组建高水平研发团队开展订制化的技术研发,再通过与科研机构共享市场成果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有效解决中山企业尤其中小型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不足、缺少核心竞争力的难题。
四是聚焦引才用才育才机制,引导创新型人才向企业集聚。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依托湾区高校和科研院所,采取定向、委培等形式为中山企业培养高层次科技研发人才、实用技术人才;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等方式引进学科技术带头人等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企业管理人员、研发人员和技术工人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增强企业识别技术、加工技术、运用技术的能力,加速形成企业在产学研合作的内在动力和主动权。
其次,进一步优化产学研合作的外部环境。
一是构建利益与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分配机制。在科研经费分配评估体系中,更加突出科研项目的市场研发价值,真正形成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使企业在科技资源配置中获得更强的主动性。
二是建立完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间的科研人员高效、合理的流动机制,破除科研人员和资源利用的行政化壁垒。加快建设全球化专家库、人才库,为人才的跨区域、跨国度流动与合作提供高效便捷的制度和服务保障。
三是积极构建大湾区产学研合作创新群。支持建立大湾区产学研合作技术交流网络,充分发挥中山集群发展的产业特点,将产学研合作的创新群与区域优势产业群相结合,提升大湾区产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最后,要进一步完善区域产学研合作的服务体系。
一是推动和完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以满足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加快引进和培育平台型科技服务机构,整合相关科技服务资源,实现综合科技服务供需精准匹配。
二是加强建设专业化信息平台,增进科研界和企业界相互了解,征集科研合作需求、科技合作项目和专家资料等信息,建立完善产业科技合作项目库和专家资料信息库,解决产学研合作信息不对称问题。
三是提升现有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重大创新平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能力建设,为促进湾区科技合作与协同创新提供融资、产权交易、技术成果转化、技术评估等多层次、宽领域与多方位的服务。
(作者系南方+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