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加速装置 >> 加速装置前景 >> 光明区新湖街道部署四大攻坚行动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光明区新湖街道部署四大攻坚行动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核心区
时间,开启新的书写;新湖,吹响攻坚号角。
日前,光明区新湖街道召开年重点工作冲刺攻坚动员大会,要求干部职工以扎扎实实、见力见效的冲刺攻坚行动,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向区委、区政府和新湖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这是一场见证非凡的实践。近几年来,光明区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在这座峥嵘初显的科学之城中,身处核心区的新湖尤为引人瞩目。这里科创要素串珠成链,城市形象不断跃升,民生福祉加速改善,这些都是新时代伟大变革的生动实践。胸怀国之大者,新湖还在不断创造新的奇迹。
这是一次时不我待的奔跑。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先行启动区,光明科学城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国家战略布局下的重要成果。新湖部署的城市精细化治理、科学城高品质建设、科研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安全稳定保障四大攻坚行动,都是事关新湖高质量发展的大事,都是事关世界一流科学城建设的重要支撑,必须在赶超奔跑中一步一个脚印抓实抓细。
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新湖踏上继往开来征程,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产城融合样板区、科研经济增长极,书写着更加壮美的时代画卷。
撰文:柳艳金畅
摄影:钟哈林
科研经济高质量发展攻坚
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胸怀“国之大者”,新湖街道正率先闯出一条科研经济的发展新路。这里集中布局了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筹)两所研究型高校,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大科学装置,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汇聚了全链条创新要素。按照深圳市“20+8”产业集群布局,光明区将重点发展“8+5”产业集群,这些产业导向也为新湖提供了清晰的产业发展路径。依托自身的科创资源、产业基础,紧跟世界科技与产业发展趋势,新湖提出要加快构建“合器生材+科学服务”“4+1”产业体系,即合成生物、科学仪器、生物医药、新材料,以及与众多科学产业配套的科学服务。
在科研经济的探索道路上,高质量发展成为检验成效的关键词。新湖攻坚任务中将“深入实施科研经济高质量发展攻坚,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作为重中之重,部署了一系列落实举措。
要提供更多高端专业产业园区。卫光生命科学园将被打造成全国合成生物产业转化高地。光明云谷被定位为环大科学装置产业带科研经济先导区。新湖还将加快整合一批、改造一批、新建一批优质产业空间。
要引入一批高端优质企业。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梳理分析上下游产业链名单,形成新湖特色产业链图谱,下大力气开展招商活动。
要打造一批众创空间和孵化基地。做好初创企业服务,为高校人才和创新团队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
要搭建一批产学研联盟。用好辖区两所研究型大学、科研平台和头部企业等优质科学要素,探索创新和产业复合发展新模式,实现“沿途下蛋”。
科学城高品质建设攻坚
“绣”出高颜值魅力城区
建设一流科学城,当有一流的城市颜值和品质,当以匠心致未来。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资源丰富的新湖,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城市发展。
在今年年初的工作会议上,新湖就提出要加快构建“一心一环一带”城市发展新格局,率先打造“科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样板区。
通过土地整备和全域景建设,落地一批大项目、大工程,新湖已从深圳一个落后偏远区域,变成全市形象变化最大的街道之一。新湖还将持续开展科学城高品质建设攻坚,推动干部队伍具备精品意识和责任感,确保光明科学城启动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环中大片区、三宜街区等一批项目建设精雕细琢,不留遗憾。
其中,光明科学城启动区已进入全面收尾阶段,预计明年投入使用。新湖将对启动区周边进行道路、环境、景观等全面综合整治提升,将该片区打造成为独具山水田园魅力、宜居宜业宜创宜游的科学创意休闲空间,为未来入驻科学家提供一流科研环境和生活环境。
环中大片区发展攻坚任务要求完成环中大国际创新街区策略研究报告;按照三宜街区的建设标准,先行推进新陂头村、羌下旧村、圳美新旧村等3个城中村环境修缮整治“1+N”工作。
未来,环中大片区将塑造成“一核一环聚心,五片五廊融城”的空间结构,其中一核为中山大学+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科学大装置的科创核心;五片为云谷国际人才街区、鲤鱼河双创街区、圳美村三宜街区、新陂头村三宜街区、都市田园休闲街区;一环为依托道路打造10公里体验科创与自然的特色环线;五廊为高校和大装置联动新陂头村、鲤鱼河片区、圳美村、云谷片区的五条发展廊道。
从昔日农场到今日科学城,从浓墨重彩到细笔勾勒,“科产城人”融合发展在新湖正由梦想照进现实。
城市精细化治理攻坚
树立治理现代化示范标杆
随着科学城建设深入推进,新湖的城中村迎来新一轮跨越,规模化住宅小区将遍布每一个角落,创新企业和人才不断集聚,辖区人口数量和结构都正深刻发生改变。城市的精细化治理,是事关科学城引才留才、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重要支撑。
这也意味着,从大开大合的土地整备大兵团“歼灭战”,到绣花功夫的精细化治理“阵地战”,新湖的阶段性任务已经发生了转移。新湖城市精细化治理攻坚中关键两招,就是“新小湖”智慧巡检改革和片区网格化治理改革,具体包括推进智慧街道建设,上线“新小湖”智慧网格机器人;构建3D治理模型及治理场景;理顺网格智慧巡检工作机制,向各街道、全区推广。
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作为光明区面积最大的街道,新湖基层治理面临着巨大挑战。“新小湖”网格智能巡检系统就是破解这种挑战的创新产物。新湖将辖区主干道、公园、卡口、学校等重点区域原有的视频探头数据接入网格治理系统,后台的“AI大脑”可以第一时间甄别“六乱一超”等场景,实现巡检可视化、智能化、流程化,建立起事件巡查、发现、预警、分发、处置、审核的全流程闭环处置链条。
“新小湖”智慧巡检改革与片区网格化治理改革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新湖已划分9个片区网格和个综合网格,整合配备一支人的网格员队伍,下沉18大类项治理事项,由社区党委全面统筹社区治理和服务工作。片区网格化治理改革,就是要进一步完善片区网格功能、分级分类事项、分拨转办机制、人财物管理考核机制,进一步梳理明确职责清单,同时完善街道执法、安监、网格等部门与社区层面的联勤联动机制,让整个指挥链条更加顺畅。
新湖将通过深入实施城市精细化治理攻坚,久久为功做好市容环境、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实现辖区长久性、根本性改变,打造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标杆。
城市安全稳定保障攻坚
不断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
对于新湖来说,发展科研经济,推动城市建设,实现精细化治理,都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城市环境,没有安全稳定,一切发展都将为零。
街道安全工作点多面广线长,涉及疫情防控、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方方面面。新湖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面排查消除辖区安全隐患,不断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
比如,攻坚任务中的管道天然气改造普及工程不仅是民生工作,更是安全工程。在安全文明施工的基础上,新湖正快马加鞭加快施工进度,尽快完成第五批管道天然气改造普及工程。
在攻坚动员大会上,新湖街道主要负责人强调,要建设堪当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重任的干部队伍,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三个导向”,做到督查先行、考核先行、作风先行“三个先行”,通过攻坚行动,快速提升作风能力,充分展现干部作为。
奋斗征程再启,新湖未来可期。
■链接
新湖攻坚行动清单
科研经济高质量发展攻坚
●园区产业空间纳管提升攻坚
●固定资产投资攻坚
●政府重点项目建设攻坚
科学城高品质建设攻坚
●光明科学城启动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攻坚
●重点项目土地整备攻坚
●环中大片区发展攻坚
城市精细化治理攻坚
●“新小湖”智慧巡检改革攻坚
●片区网格治理改革攻坚
●城中村市容环境百日攻坚
城市安全稳定保障攻坚
●新湖街道第五批管道天然气改造普及工程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