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装置

400次40次1000亿

发布时间:2023/2/15 23:55:06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技术好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8751974975909842&wfr=spider&for=pc

参考消息网12月28日报道(文/董磊)

我们该如何定义这一年?

每到岁尾,必有此问。

而面对,这个问题也许更难以回答。

也许它更复杂一些,甚至有时候,对这世界的某个国家或者角落来说,更动荡或者晦暗一些。

但是对中国,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

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快递进入“千亿件时代”、“中国天眼”向世界发出邀请、中国空间站首迎“住客”……

回望年,中国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里程碑”不胜枚举。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新华社)

年7月1日,天安门广场见证历史性盛典。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百年砥砺,几多沧桑。千年梦想,一朝梦圆!

海外媒体以及多国人士盛赞中共百年取得的历史成就。埃及前总理埃萨姆·谢拉夫说,过去几十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这些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越南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原所长、知名经济学家武大略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直为人民谋幸福,这是中共获得广大人民群众支持的原因。

阿根廷国立罗萨里奥大学国际问题专家卡拉·奥利瓦表示,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带领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全党团结奋斗、持之以恒的结果。

乌兹别克斯坦新闻与大众传媒大学教授图尔苏纳利·库兹耶夫表示,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是中国亘古未有的伟大成就,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发展经验,也为新冠疫情笼罩下的世界注入信心和发展动力。

年12月10日8时1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遥四十七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六号05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人民视觉)

12月10日,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迎来第次发射。从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第一飞”开始,前三个次分别用时37年、7年半和4年多,而最新的次从年3月10日至年12月10日,仅用了33个月。

到今年10月底,中国更是刷新了此前的年度发射纪录——站上了40次的台阶。这不仅仅是发射频率的提升,也是发射能力的提升。

俄罗斯《劳动报》评论称,“从各方面情况看,中国不久将成为太空探索和各领域航天技术的真正领导者。这不是电影,而是现实”。

“着巡合影”图。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5月15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成功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一个多月后,天问一号便传回了着陆和巡视探测系列实拍影像。其中,祝融号火星表面移动视频是人类首次获取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的移动过程影像。

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总经理罗戈津表示“这是中国在航天科研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功”。俄著名航天新闻评论员利索夫认为,这是中国继完成登月计划后再次证明中国已取得太空强国地位。

意大利行星科学家罗伯托·奥罗塞评论称,这项火星探测任务的实施对中国来说是“巨大的飞跃”,因为中国在一次任务中就完成了其他航天大国此前花费数十年才做完的事。

11月11日,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郑州邮区中心,工作人员在转移快递包裹。(新华社)

国家邮政局快递大数据平台12月8日实时监测数据显示,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0亿件,这是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千亿级别。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

快递支撑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农产品销售额、制造业产值和跨境电商销售额再创新高。连接城乡、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快递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快递网点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服务网络加速向村一级延伸,日均服务用户近7亿人次,年新增就业保持在20万人以上。

快递业在促进消费升级、畅通经济循环方面的作用,已成为我国巩固脱贫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

这是7月20日在山东青岛拍摄的时速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新华社)

7月20日,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成功下线,这是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也是当前可实现的速度最快的地面交通工具。

德国《汽车与体育》网站评论称,中国的新磁悬浮车型拥有技术优势,“可以充分发挥出磁浮技术的速度优势”。高速磁浮作为新一代高速轨道交通模式拥有诸多优点,其应用场景亦十分丰富,“在未来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日本《每日新闻》评论称,中国向“交通强国”再迈进一步。

5月28日凌晨,工作人员在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控制大厅操作实验。(新华社)

5月28日凌晨3时02分,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EAST控制大厅,当大屏幕上数字突破秒瞬间,所有人起立欢呼。新世界纪录,将1亿摄氏度20秒的原纪录延长了5倍。

基于40多年努力,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向核聚变能源应用迈出重要一步。

香港《南华早报》评论称,“中国在探索聚变反应堆的过程中又达到了一个里程碑”,这些设施是中国聚变反应堆探索工作的一部分,“它们给中国带来了无限清洁能源的希望”。

“九章二号”模式干涉仪(部分)实验照片。(科研团队供图)

在量子计算方面,中国无疑走在世界前列。潘建伟院士团队成功构建个光子模式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二号”,求解高斯玻色取样数学问题比目前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10的24次方倍(亿亿亿倍)。“九章二号”1毫秒可算出的问题,全球“最快超算”需30万亿年。

日本《朝日新闻》称,量子计算机是数字领域的“核武器”,该领域已经成为中美技术开发战的主战场,而中国正不断展现其实力。

《日本经济新闻》评论称,在量子计算机研发的全球竞赛中,中美处于领跑位置,而中国中国正在扩大行动,并迅速提升实力。

这是6月17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进驻天和核心舱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向全国人民敬礼致意的画面。(新华社)

6月17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驾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顺利完成与天和核心舱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实现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目标至关重要的一次任务,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国际空间站按计划于年关闭,届时中国将是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路透社评论称,三名中国航天员进入中国的空间站,此举扩大了中国在近地轨道日益增长的存在,并对美国在轨道空间的领导地位构成了挑战。西班牙《国家报》称,这意味着北京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迈出最新一步。

英国《泰晤士报》称赞中国空间站的“科研能力可与国际空间站相媲美”。埃菲社报道称,中国空间站“将成为人类太空探索的重要平台”。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海南舰、舷号31。(解放军画报)

4月23日,海军三型主战舰艇——长征18号艇、大连舰、海南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集中交接入列。这也是国产首艘型两栖攻击舰首次以“正式编制”隆重亮相。

在年提交给美国国会的年度报告中,五角大楼将型攻击舰归为一种可用作小型航母的两栖战舰。五角大楼称,中国对两栖攻击舰的投资表明,中国有意继续发展海军的远征作战能力。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称,海南舰的舷号“31”,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两位数,但中国首艘最大的两栖攻击舰的舷号具有极高的价值。两位数的舷号令这艘两栖攻击舰与中国的旗舰航母平起平坐,表明这种攻击舰预计将在中国发展远洋海军的远大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型将像一艘小型航母一样投入作战。

中国科学家突破人工合成淀粉技术。(中科院科技摄影联盟供图)

以二氧化碳为原料,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直接人工合成淀粉——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一支科研团队在实验室里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

这一突破得到该领域一批国际知名专家的高度评价。德国科学院院士曼弗雷德·雷兹表示,将二氧化碳固定并转化为有用的有机化学品是一项重大的国际挑战,本项工作将该领域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美国工程院院士延斯·尼尔森表示,这是利用合成生物学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若干重大挑战的惊人案例,将为日后更多相关研究铺平道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表示,这个工作是典型的“0到1”的原创性成果。神户大学副校长近藤昭彦表示,这项研究成果将对下一代生物制造和农业发展带来变革性影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3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