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加速装置 >> 加速装置前景 >> 俄罗斯掌握着欧洲的天然气阀门,欧盟输定了
摘要:在很多人看来,俄罗斯手里的天然气无可替代,似乎在跟欧洲的这场博弈当中,欧洲国家输定了。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几个认识误区,正是因为被灌输了这几点错误的认识,才让人们对今天俄罗斯的处境过于乐观,以至于一再被现实打脸。
在俄罗斯跟西方围绕天然气展开的这场能源博弈当中,俄罗斯掌控着资源,而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程度很高,在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当中长期依赖于俄罗斯的天然气。随着局势的发展,俄罗斯向欧洲输气的北溪管道被人为炸断了,俄罗斯也大幅度削减了通过其它管线向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在很多人看来,俄罗斯手里掌握着天然气的阀门,这是最有效的对付欧洲国家的武器,在能源短缺,寒冬来临的当下,欧洲人除了妥协别无选择。这种判断已经成了网上的主流观点。似乎一切都尽在俄罗斯的掌握之中。这种判断我认为是错误的,这种判断建立在对当前欧洲能源形势的错误认识基础上。
在欧洲国家的能源结构当中,天然气占比接近30%,而全部天然气当中又有40%左右来自于俄罗斯,这样算下来大概是10%左右的能源消耗依赖于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如果俄罗斯完全切断这些天然气,欧洲经济将无以为继吗?切断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会造成欧洲的天然气短缺,但是让欧洲经济无以为继,只是广大支持俄罗斯的网友们的美好愿望,跟事实差距很大。
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量是世界第一,在全球天然气出口中的比例大概是24%,这其中有七成卖给了欧洲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美国自从年页岩气革命以来,天然气产量已经稳坐世界第一的位置,而且未来的增产空间很大。其实,从总的供需上来看,俄罗斯的天然气不卖给欧洲了,也一定要卖给别人,因为俄罗斯的经济就靠卖能源,天然气是它财政收入的支柱。所以说,从供需关系上来讲,俄罗斯减少的出口给欧洲的天然气,未来会流入到亚太市场,挤出来的市场份额,又会以液化天然气的方式卖到欧洲国家。从总量上来讲,这个世界是不会缺气的。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短期,也就是咱们多次讲过的天然气输送的问题。俄罗斯出口给欧洲的基本上都是管道天然气,而亚太地区要想进口俄罗斯的天然气主要通过液化天然气,这就存在一个俄罗斯天然气液化的问题,同时欧洲国家需要转换接收方式,将以管道为主,调整为以液化天然气的接收装置为主。这个转换需要过程,过程可能需要一两年的时间。面对现在这种局面,欧洲国家采取了三方面的措施,第一,寻找新的进口气源,扩大进口来源;第二,把天然气库存装满,确保过冬需要;第三,推进节能,加速其它能源替换。现在看来,库存上已经完成,欧盟国家的天然气库存已经超过了90%,仅库存量就可以支撑3个月左右。进口来源上也在不断增加,海湾国家、北非、阿塞拜疆都在积极扩大产能,去抢夺俄罗斯天然气的欧洲传统市场。现在欧洲国家普遍已经推迟了核电站的关闭,重开了煤炭火力发电。10%的能源缺口,即便完全切断俄气,欧洲国家应付过去也问题不大。所以说俄罗斯切断天然气,欧洲这个冬天就要挨冻了,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
咱们再看,如果未来俄罗斯彻底断绝了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那给欧洲带来的后果是什么?我看很多人讲,欧洲的制造业就是建立在来自俄罗斯的能源基础上的,没了俄罗斯的能源,欧洲经济就完了。没错,来自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特别是天然气,价格便宜,供应量稳定,对欧洲制造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一旦丧失了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欧洲制造业一定会经历阵痛,这个阵痛期就是能源结构的转型期。咱们前面提到了新的天然气来源的转换,需要一个准备过程,其它的能源替换俄气,也需要一个调整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欧洲国家的电力价格会比以往高,而且局部会面临短缺,这是事实。但是这个过程是暂时的,并不会长期持续下去。其实,失去了来自俄罗斯的廉价管道天然气,遭受冲击最大的是欧洲的化工业,因为对于化工业来说,天然气是原材料,原材料供应的短缺给它们生产造成的冲击会非常直接,有些化工厂被迫限产甚至停产。然而,我们不要忘了,欧洲国家大多数是发达国家,它们的制造业有着技术优势,在全球产业链当中处于价值链的顶端,它们的工业产品大多是高附加值的产品,利润空间要比发展中国家大得多,这也就意味着它们对于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要强得多。天然气价格涨了会削弱它们的利润,但对于大多数欧洲企业来说恐怕离致命还很远。
我看到有人说欧洲企业开始大转移,这就是典型的标题党,有没有这样的企业,肯定有,但是大多数企业是因为早就有在海外投资的计划,而不是仅仅因为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能源危机也许会让它们的行动加快,但肯定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一家企业从欧洲搬走,也许解决了廉价能源问题,但是供应链问题、劳动力问题呢?搬走带来的供应链和运输成本的上涨呢?说仅仅因为不买俄罗斯天然气了,欧洲制造业就大转移,过于危言耸听。
几百年建立积累起来的庞大的欧洲制造业体系,仅仅因为没了俄罗斯天然气就要转移走,这可能吗?
欧洲的天然气问题归根结底是个能源结构问题,这次俄乌冲突引发的西方与俄罗斯的能源博弈,让更多的欧洲人意识到了摆脱对俄能源依赖的重要性。之前美国一直在鼓吹俄罗斯能源不可靠,说实话多数欧洲人是不信的,但经过这大半年发生的事儿,多数欧洲人已经认同了美国人的这个说法。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对欧洲国家来说是意味着能源结构调整,也许成本会上涨,而且在转型的过程中可能会涨的很厉害,甚至出现短缺,但是这个转型期过了呢?天然气不是只有俄罗斯有,发电也不是必须用天然气,欧洲的工业也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脆弱。还是那句话,如果我们相信,俄罗斯依靠能源武器就能打赢这场与西方的战略博弈,那恐怕接下来等待我们的还会有更多的失望和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