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装置

老兵走好最后一艘051舰交付博物馆,中

发布时间:2023/1/6 19:08:38   
北京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

型驱逐舰,北约称之为旅大级,是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第一代导弹驱逐舰,外形参照了苏联的科特林级火炮驱逐舰,但采用了20世纪60~70年代中国自行制造的各类武器系统和动力装置。由于国内造舰技术的发展曾长期缓慢,故这款并不先进的战舰一直服役到年后,才真正被取代。近日,最后一艘也是性能最强的一艘型驱逐舰,原舷号的“珠海舰”正式交付重庆建川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展品开放参观,这也意味着型驱逐舰已经真正离开中国海军作战装备序列。

从性能来说,受到当时国内工业和科技能力的制约,型驱逐舰从首舰起,就有明显的“偏科”现象,反舰打击能力比较强,但防空和反潜能力则相对低下。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该型舰的建造数量虽然不少,但远洋综合作战能力仍然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很大。

因此,国内造船工业一方面从西方获得更加完善的武器设备,结合国内的工业集成能力,发展新式驱逐舰;另一方面则通过国内有一定进步的武器和电子工业,在型驱逐舰上发展“魔改”型号,改良现有舰艇的战力。

从结果上看,这两种方案都获得了一定收获,前者发展成为型驱逐舰,后者则是舷号和的“湛江舰”与“珠海舰”。至于后来的B“深圳舰”和两艘防空型C舰,由于舰体更多地使用了型驱逐舰的设计,除了沿用蒸汽轮机动力外,已经和型驱逐舰没有更明显的关系。因此,“湛江舰”和“珠海舰”基本可视作型驱逐舰的最后血脉。

与早期型的型舰相比,“珠海舰”算是结合了国内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军工技术进步的主要精华。其外形与动力系统基本沿用了老型舰的传统,但内部变动非常大。应用了全封闭式舰体设计,大幅增强了核生化条件下的生存能力。

在武器上,毫米全自动舰炮的反应速度更佳,小型化且抗干扰能力强的“鹰击-8”反舰导弹替代了老式的“海鹰”,同时加装了法国“海响尾蛇”点防御舰对空导弹装置,第一次让型驱逐舰的防空能力进入导弹化时代。

同时,“珠海舰”内部的电子系统进行了全面更新,采用数字化C3I技术加持的指挥控制系统,效率大幅增加。同时还增加了新型的国产三坐标搜索雷达和拖曳声呐装置,除了仍不能携带直升机,“珠海舰”的综合作战能力基本和型驱逐舰不相上下,可见国内对型舰的“魔改”是基本成功的。在国产新式战舰青黄不接期间,早期型驱逐舰均接受了类似“珠海舰”的魔改,在年以前继续为中国海军发挥余热。

不过也要看到,在“珠海舰”和型驱逐舰成军时,国际上更加先进的“宙斯盾”舰已经成批出现。这促使着中国加快发展C、D和型神盾舰,让中国海军终于真正追赶上了世界技术潮流,同时也意味着系列驱逐舰的性能愈发不足,让这批老舰加速退役也就成为了必然。

如今中国海军的吨位和技术实力早已今非昔比,看到一艘艘光荣退役的驱逐舰,我们应该感到欣慰的。这些“老兵”能够“安享晚年”,正是中国海军加速发展的最好见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878.html
------分隔线----------------------------